院务公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首页分院概况机构设置院地合作组织人事院士风采青年人才党建与创新文化科学普及信息公开
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
  2017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文章  
  2012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9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8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7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6年度沈阳分院系统所级领导理论学习论文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专题 > 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 > 2009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海洋所 侯一筠
2010-03-17 |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海洋研究所 侯一筠

 

2009年3月中科院海洋所启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无党派人士代表,我参加并民主监督了研究所学习实践活动的进程和成效,海洋所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部署启动到位、组织机构到位、载体新颖到位和措施落实到位;各党委委员以身作则,深入到分管部门,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带头整改;所属各党支部精心安排活动,内容丰富充实,载体新颖多样,学习与工作统筹兼顾,成效与高效充分体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作为副所长,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开展了相关调研,围绕“如何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这一专题,通过召集分管职能部门会议、深入走访交流、电子邮件征求意见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以期能够问况于民理实情,查摆问题求发展。

一、加强海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意义: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藏、风雨的温床、五洲的通道、国防的屏障,围绕国防安全、资源开发、环境变化研究等热点问题,国际海洋形势已经并将继续发生较大的变化,海洋将成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对于世界人口第一,多种战略资源相对短缺的中国,海洋的作用尤显重要,海岸带聚集了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13%的沿海省市居住着40%的人口,创造了近60%的GDP, 其可持续发展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有着重要辐射与带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今天,海洋权益与国家安全、海洋生物和矿产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海洋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海岸带区域开发与综合管理、海洋环流系统变异与气候变化预测、现代航海安全保障等,必将成为我国优先考虑的重点领域,这些无不依赖于海洋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海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验科学。应用开发现代海洋高新技术,发展海洋调查新技术,提高海洋探测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和发展海洋科学的观测实验、信息、文献、情报等支撑系统和重大科学工程,已成为当代海洋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依托。因而,建设和完善海洋技术支撑体系,对海洋科学的发展具有长远、全局性、关键性和带动性的影响,意义重大。为把我所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提供高质量的、规范化的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有必要且需加快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二、海洋技术支撑体系现状

我国具有18000公里漫长的大陆海岸线,沿海有6500多个岛屿,沿海地区跨越三个气候带,自然环境和资源比较优越。但在海洋环境信息获取方面,我国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美国通过30多年的海洋考察和监测,在全球各海域包括我国近海所获取的海洋环境信息远远多于我国,形成了对海洋环境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态势。由于综合国力和历史原因,我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调查不多,特别是在某些争议海区、关键海峡通道等军事敏感区,我国还有许多资料空白区,获取和利用关键海域和主要海上通道的海洋环境信息,对提高海洋环境保障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提高国家持续稳定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针对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我国把海洋技术列为了八个前沿技术之一,《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海洋技术研究正在由浅海向深海、远洋发展”,并将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作为四项重要的海洋技术之一列入发展规划。发展海洋安全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逐步发展针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测、评估、防御及调控能力,为维护国防与经济发展安全、控制区域性与全球性环境灾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实施“从近海转向大洋”的海洋战略转移,为保障国家气候环境安全、国防安全、国家利益拓展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海洋科学技术支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科学的现实和长远需求的集中体现。

在研究实施方面,国家973计划先后启动了“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和变异机理、数值预测方法及对海岸带资源环境影响研究”、“中国边缘海形成演化及重要资源的关键问题”、“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基于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Argo)的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等一批研究项目。2002年以来,中国实时海洋观测网Argo计划的资料数据已经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气象局等部门的相关研究单位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并在大洋环流、水团、中尺度涡、中层环流及温跃层分布等研究中取得了一批成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还把Argo 观测资料加入到全球海洋资料四维同化系统中,大大改善了同化结果。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与暖池低频变异研究”于2009年初已顺利启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各类专项也相继启动了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在战略上重视并加大部署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观测和研究。

但是,许多现有的海洋观测项目没有明确的科学目标,正在执行的和已经完成的973项目,虽然有明确的科学目标,但是缺乏长期连续的观测。我国的海洋观测能力十分薄弱,海洋立体观测网络极不完善,缺少近岸观测平台,新的观测手段尚未普及,高效自动化的采样系统缺乏,观测标准化亟待推广,数据传输受到限制,缺乏全球化的数据交换,深海探测和高保真采样系统亟待优化,现有的有限观测大多局限于近海,极少进入大洋,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需求,必须尽快走出近海、进入大洋。

上世纪50年代,以“金星”号科考船为基础,中科院组建了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并逐步发展成目前拥有6艘在役科考船和1艘在建综合科考船的海洋科考船队,开创了面向全国的海洋科考船开放共享航次和我国近海固定断面调查,先后开展了南海北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的综合科学考察,并多次对渤海、黄海、东海近海海域进行科学考察,逐步建立完善了胶州湾站、大亚湾站、三亚站等国家野外台站,正在建设黄海站、东海站、西沙站、南沙站等近海海洋环境与生态观测站。目前,中科院海洋所以院项目为依托,迅速启动了中国近海观测网络建设,其中黄东海海洋观测研究浮标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行,并与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以及计划建设的东海、南海海洋观测研究站等,形成各具区域特色和学科背景的有机整体,构建兼有全面调查功能与专项研究功能的开放性海洋科学观测与研究网络,大幅度提升我院乃至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并为我国区域海洋环境预测保护、海洋产业健康发展、防灾减灾、国防安全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另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初步设计及概算顺利获得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联合批准,并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船舶建造合同。结合科考船开放航次断面观测和雷达、卫星遥感观测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具备了近海调查、观测与专项研究的能力。

三、加快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1.树立新的海洋观念。长期以来,受传统的陆疆观念影响和近代闭关禁海政策的影响,重视陆地而忽视海洋,造成海洋观念淡薄。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人们的国土观念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正在把目光投向海洋。面对复杂的海洋竞争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利益的需求,我们要进一步更新海洋观念,树立新的海洋国土观、海洋利益观、海洋防卫观和海洋管理观,“寸海必争”、“寸水不让”,唤起人们了解海洋、热爱海洋,维护海洋权益和捍卫海疆的海洋意识。

2.进一步强化海洋信息技术的研发

海洋信息技术是海洋科学近年来发展的新兴领域。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振兴,都需要海洋信息作为基础,以支持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从科技发展角度考虑,地球科学的信息化已从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到"数字地球"的时代。面对国际海洋信息技术的挑战和我国海洋开发战略的需要,尽快建立我国的海洋信息系统,发展"数字海洋",已成为全国海洋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3、加强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计划的组织力度

加强国际合作计划的参与和组织力度,重点扩展与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国际著名海洋研究机构的伙伴式合作关系;构建东南亚邻国海洋科学技术合作机制,强化和建立与俄罗斯、日本、印度、韩国等周边国家区域性重点海洋研究机构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边定期互访,选定一定的海域和关键科学问题,实施联合攻关;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科技的国际知名度。国际合作中,逐步摆脱被动参与的局面,加强项目和重大计划的设计,逐步在国际计划中增加我国海洋科技的力量,在部分优势领域实现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

4、加强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海洋研究体量

整合全国涉海研究单元的海洋科技研究力量,重点建立若干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团队。加大力度引进国际知名海洋技术研发专家归国工作,同时,要扩大海洋技术研发后备力量的培养,从整体上增加海洋研究队伍的规模。

5、提升海洋观测能力,加强海洋数据共享

通过质量认证、保密认证、计量认证等工作,不断提升我国海洋观测基础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不同部门的观测数据共享,建立数字海洋公用平台,高性能科学计算与数据公共科技平台,大幅度提升我院乃至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并为我国区域海洋环境预测保护、海洋产业健康发展、防灾减灾、国防安全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

 
附件下载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辽ICP备05000863号-1 网站标识码:bm48000029
电话:024-23983359 传真:024-23983343 邮箱:syb@mail.syb.ac.cn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24号 邮编:1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