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晋城7月13日电(来虹) 在中国的载人深潜事业中,他是浓重的一笔,他全程参与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研制和海上试验。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再一次震撼世界。他的名字叫刘开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黑石岭村人。作为从晋城深山沟里走出去的“深海蛟龙”,他身上流着晋城的血,更闪耀着骄傲的“晋城精神”。
刘开周家境贫寒,兄弟四人有三个考上了大学,父亲刘二为和妻子翟富茧靠务农为生,生活拮据。刘开周进入大学之后,一边勤奋学习,一边积极勤工俭学,几乎靠自己的能力读完大学本科后,又先后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现在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科研工作艰辛忙碌,刘开周工作十年只回过三次家,不能经常在父母跟前尽孝,就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这成了他心里难以言说的痛。
刘开周从事的是机器人半物理仿真技术、系统辨识、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在“蛟龙”号上负责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潜水器信息感知、导航、控制、综合信息显示和控制数据后处理,相当于“蛟龙”号的大脑。2010年7月12日,刘开周与其余两名试航员一起驾驶“蛟龙”号成功下潜到3757米时,将特制的五星红旗插入南中国海海底,迈向深海第一步,并首次成功实现了坐底、布放“龙宫”标志物、测深、侧扫声呐微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内容。2011年8月18日,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历经48天的5000米级海上试验获得成功后返航。“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成功也标志着我国继美俄日法之后,已成为世界第五个具备5000米级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刘开周便是参加这次海试的试航员之一。2012年6月30日,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六次下潜试验,标志着我国在7000米级深度海上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进而实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大跨越,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的海洋深处开展科研、资源勘探的能力。
凭着这股拼劲,年仅36岁的刘开周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4年度获中国科学院冠名奖; 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首届“优秀青年学者”荣誉称号;2009年获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奖”;2010年获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今年5月17日,刘开周作为“载人深潜英雄”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