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追记著名海洋科学家刘瑞玉

 

中午常吃泡面,一年到头的吃,“方便面院士”成了所里的美谈。

所里有食堂,他嫌浪费时间,不愿意去。特别是老伴走了后,他更多时间在办公室里,白天、晚上……泡面成了他标志性的主餐。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海洋科学家刘瑞玉。

把所有精力用在了科学研究上,几乎没有节假日。荣誉纷至沓来,也没有让他产生丝毫改变。90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一个人出差,拖着行李箱,穿梭于各个国家、城市之间,参与各种学术研讨和交流。

出外开会,他有个习惯,当天去,当天回。他的助手郭琳博士说:“今年4月,到北京参加生物多样性研讨会,早上坐飞机走,晚上就回青岛了。他不论多晚,尽量回来,时间对他来说,很宝贵。”

作为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奠基人,作为甲壳动物学的开拓者,他把一生献给了海洋科学事业。

7月16日5时45分,他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在中国的海滨沙滩上,他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让海洋生物永远和人类在一起”

乐亭,河北省渤海边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青少年时代的刘瑞玉就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

1936年,刘瑞玉毕业于乐亭县第一小学后,进入保定育德中学读初中。1938年,他进入北平河北省立高级中学。1941年,刘瑞玉考取了北京辅仁大学生物系。刘瑞玉毕业并获得理学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药学系任助教一年。

1946年,进入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工作,跟随著名甲壳动物学家沈嘉瑞教授从事甲壳动物生活史和分类学研究。

是渤海中游玩嬉戏的鱼虾,是在高中的实验课上透过显微镜看到的奇妙多姿的生命世界,引发了刘瑞玉对海洋和生物学的兴趣。刘瑞玉后来回忆:“小学老师告诉我地球几乎是一个海洋的星球。海水中生存着17万余种动物和2.5万余种植物。”

刘瑞玉向往大海。从那时起,大海的魅力就植入了刘瑞玉的心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50年8月,我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在青岛建立。刘瑞玉被安排在这里工作,继续从事甲壳动物学的研究。“文革”结束后,科研工作恢复正常。1980年,刘瑞玉已接近花甲之年,而他的科研事业却正走向巅峰。

海洋是人类和地球所有生命的摇篮。

为摸清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家底,刘瑞玉北上渤海,南下海南岛,足迹遍布中国海沿岸。

刘瑞玉说,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已被列入我国物种红色名录,有的正处于濒危状况,该是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采取对策的时候了,让海洋生物永远和人类在一起。

孙瑞平研究员说,1995年,刘瑞玉主持中德海南岛海洋生物调查课题时,虽然已是73岁高龄,依然和年轻的科研人员一起,登上渔船,挑选虾类等标本。

2007年,中科院海洋所“科学三号”海洋调查船服役,准备出海进行黄海冷水团项目调查,其中网具和采泥器等设备都是新上的。王永良研究员说:“这些设备好不好用,刘院士有些不放心,登船参与调查,拖一网海泥,看看海洋底栖生物情况。此时,刘院士已是85岁高龄。”

刘瑞玉长期致力于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物种评估与保护研究。2000年,他参加了“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评估”国际合作项目,负责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的物种濒危程度评估研究和红色名录的编写,采用IUCN 2000年评估新标准,确定主要类群物种的濒危等级,其结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参加了2000年开始的国际合作项目“海洋生物普查(COML)”和“国际物种2000年”中国节点《中国生物名录》的编写任务。负责《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年、2005年)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编撰。2008年,刘瑞玉院士组织并联合全国专家编著了《中国海洋生物名录》,记载全部46门2万多种海洋生物的名称和国内外分布,纠正了重要错误,澄清了多种混淆,真实反映了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现状,相当于给海洋生物上了“户口”,被国际上誉为里程碑式的著作。

近年来,刘瑞玉一直关注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他强调发展蓝色经济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他主编的《胶州湾生态学与生物资源》,为胶州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我的人生哲学是:活一天工作一天”

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标本馆四楼,刘瑞玉院士办公室内摆设仍与他生前在此工作时一样——一张宽大的工作台上摆满了书籍和资料,十几个大书橱把房间里剩余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依稀仿佛还能看见一位老人佝偻着身子,在一堆书籍中间埋头工作。

“直到住院前,他每天都在这里工作到很晚,至少到晚上十点以后。”刘瑞玉的学生、中科院海洋所宋林生研究员告诉记者,“刘老师一直在强调时间不够用,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要抓紧。”

获得青岛市2009年度科技最高奖时,刘瑞玉曾对记者说:“我不谈什么有生之年,我的人生哲学是:有一天工作一天。”

记者从中科院海洋所一份工作安排表中看到,在刘瑞玉生命中最后三个月是这样度过的:

4月下旬,他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课题,7天时间马不停蹄赶往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开会。在上海的最后一天,他发起高烧,烧得后背上退了皮,嘴上长满燎泡。会没开完,赶紧往回赶,参加青岛“蓝色经济”会议。

5月20日,刘瑞玉硬撑着参加了他3个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大家看到,他总是咳嗽、浑身无力,整个身子趴在椅子上……

5月24日,从来不肯就医的老人被迫住进医院。医生的诊断是:肺癌晚期……他却说:“我没大毛病,休息几天就能上班。”他让学生们把工作资料、论文送进病房,躺在床上审稿子,批论文。情况稍微好点,他又跑出医院回到所里忙开了。儿子劝他休息,他和孩子发了火:“这么多活没干,我能休息吗!”

5月29日,中科院海洋所里举行纪念童第周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刘瑞玉到会讲话。会议结束时实在体力不支,两条腿已经不听使唤,两个学生搀着他离开了会场。

6月11日,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刘瑞玉高烧不退,依然预定了赴北京的机票,执意出席。在医生的强力坚持下,他才不得不退掉机票,回到病床。

此后的时光,这位不服输的老人,再没能够离开病榻。7月16日5时14分,他带着牵肠挂肚的工作,恋恋不舍地走了,像一只春蚕,吐尽了最后一根丝。

勤奋、敬业,是刘瑞玉一生最恰当的诠释。谈起刘瑞玉的人品、学识,熟悉他的同事和学生们更是赞叹有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科院海洋所2011级研究生史本泽说,“我没有再合适的词语来缅怀导师了。”

他在和时间赛跑——这是所有和刘瑞玉一起共过事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

 

“海洋生物学不能后继无人”

今年5月24日,刘瑞玉患病住院。住院期间只要意识一恢复,他惦记的仍是科研。

风范长存,奖掖后人。6月14日,在青岛市立医院的病榻前,90岁高龄的刘瑞玉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此时,连说话都已经感到吃力的他,用颤抖的手在100万元的捐赠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完成了“自己这辈子的一个心愿”。

中科院海洋所党委书记王启尧说,他用这笔钱设立“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奖励中科院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学生。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人献身海洋科学。

作为一个淡薄名利的科学工作者,刘瑞玉并不富有。当过刘瑞玉助手多年的原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相建海说,刘老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宽裕,个人生活极为简朴。儿子同时患有心脏和肿瘤疾病,儿媳也身患严重肿瘤疾病。在取得家人积极支持后,他在住院的第一天就准备好了存款单。

“像刘老师这一辈的科学家,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利益,他们的科学研究始终围绕着国家的战略发展。”宋林生说,上个世纪80年代“搞原子弹的挣不过卖茶叶蛋的”,很多人经受不住诱惑下海养虾去了,刘瑞玉不为所动,对海洋生物分类的研究没有片刻停歇。

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周期长,条件艰苦,是个不易出成果的领域,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方向的研究。面对这一窘境,刘瑞玉不顾自己80多岁的高龄,2007年又开始招收研究生。

“这也是刘老师在病危之际,捐出自己积蓄设立奖学金的主要原因。”宋林生告诉记者,对于刘院士的这一决定,他的子女们都表示支持。

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孙松说,这些年,刘老一直领导着国内甲壳动物学会的工作,学会没有多少经费,刘老经常自己出钱,帮助年轻学者出版专著。

甘为人梯,励志后进,刘瑞玉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蒋维等中科院海洋所科研人员表示:“刘院士未竟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第二版)》,我们将继承他的遗志,进行扩充和完善,以此来告慰刘先生的在天之灵。”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2-08-16 01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