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的“活化石”
刘瑞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甲壳动物学家、海洋生物分类学家,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
海洋生物分类学是海洋学的基础,其重要性可用海洋学中的考古学形容。只有摸清海洋生物的确切种类,为它们定好“家谱”,才能顺利进行更为深入的科学研究。但由于海洋生物分类学对于海洋知识面要求高,出成果慢,加之需要长期对着防腐剂制作标本,很多人都感到枯燥无味,转投其他学术领域。“为了确定一个新的物种,有时需要阅读远至十八、十九世纪的多种古籍、文献,熟练掌握多种语言则是必需的。”谈到研究海洋生物分类学的艰辛,与刘瑞玉共事58年的王永良研究员如是说。刘院士熟练掌握英文、拉丁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语言,知识面极为广博,被誉为海洋所的“活化石”。
“要想长寿就得不停工作”是刘院士的人生格言。在他的日历上,从来没有节假日。一周七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事,凌晨之前从不睡觉的拼命劲头,令年轻人都自叹弗如。王永良告诉记者,“我多次劝他,年纪大了不要那么拼命。可他却说‘我的时间不多了,还有很多事要做,无法停下来’。”
来到刘院士的办公室,记者深切感受到“无法停下来”的意义。两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被20多个书柜占去大部分空间,书桌上摆满各种书籍、文件、生物标本和观测仪器。刘院士就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夜以继日地奋斗着。国家973“海洋生物病害”项目组首席科学家宋林生指着桌上最上层的文件难过地说,“这是他去世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我们本打算九十月份一起去俄罗斯访问考察。”
在海洋科学领域的建树使刘院士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2007年,他获得业界最高奖“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填补了该奖项从未授予亚洲科学家的空白。在去年结束的为期10年的大型国际计划“海洋生物普查”中,刘院士负责编写的中国节点《中国海洋生物名录》部分免检通过,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令人惊叹的专著”。“国际学术界对他的信任与敬佩由此可见一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如是说。
科研后辈的引路人
在工作生活中,刘院士对科研后辈的无私提携同样为大家津津乐道。为了挽救海洋生物分类学科,刘院士在2006年85岁高龄时,仍然亲自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由于担心年轻后辈出海采集标本时对新进仪器性能不熟悉,他不顾80多岁的高龄,坚持踏上勘测船与学生们一起出海采集标本……
“我很难说清楚从刘老身上具体学到了什么,这是深入心灵的触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宋林生动情地说。平日里,刘院士经常打电话关心询问宋林生的工作情况,“一定要下定决心,实现技术突破”是刘院士嘱咐他最多的一句话。“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成才,是刘老日思夜想的问题。”宋林生告诉记者。
回忆起和导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今年刚毕业的博士生张均龙动情地说,“为了我的毕业论文,先生把我叫到病床边,一字一句边解释边修改,连英文摘要、拉丁文注释都一字一句仔细批改;每次出海调查,先生都反复叮嘱我出海注意事项。我们一起出差大都住在小旅馆,‘只为工作,不为享受’是先生的口头禅。”
我国海洋科技研究的领军人物、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相建海回忆说,“我在学术上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刘老的言传身教。他是我们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