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1216上午,“青春梦想,扬帆起航——中科院金属所第一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报告会”在“郭可信”楼108教室隆重举行。国家奖学金是研究生在学期间的最高奖项和荣誉,国奖获得者在课程学习、科研创新、社会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是同学们中的佼佼者。在金属所张哲峰副所长的倡导下,研究生部组织策划了首届报告会,报告者从前四届在所的国奖获得者中邀请。作为同学们最为期待的本年度收官盛典,旨在鼓励金属所学子勇攀高峰、不断创新,营造潜心治学,不断超越自我的良好氛围,激励同学们努力成为未来国家与社会的栋梁之才,成为无愧于时代的金属所人。

 

有一种迷叫“科研迷”

    她喜欢养狗,也痴迷于第一原理计算;是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一等奖的女博士,也是阳光热情、美丽大方的邻家女孩儿,来自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2011级硕博连读的程曦月从对材料基因组计划、电子、晶体世界的不断探索,向大家展示了她是如何将自己的兴趣与研究课题相结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精彩科研生活,N多简单的快乐便汇聚成了她的幸福。“钓鱼与科研”,来自专用材料与器件研究部的女博士胡雪从耐得住寂寞的独钓和有自己特点的群钓联系科研生活,她在CLAM钢、P92钢的制备与研究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专注与安静方能做到最好。10级硕博连读生张辉生动幽默地以“打兔子”比喻自己的科研成绩,他勉励同学们再“冷门”的方向也要定期检索文献,了解研究进展,定会有所造诣。

学而不已,坚持就是力量

    10次投稿、9次退回修改、1次申诉的磨练,带给了她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Nature CommunicationsActaScriptaScientific Reports发文9篇的傲人成绩,来自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的李琳琳,坚持、忍耐、质朴、沉静,于无声处带给我们专属于“金属所人”的那份永不服输的力量。一身帅气西装、一副黑框眼镜,先进炭材料研究部徐川向我们诠释了工科男博士的超高颜值,报告中他重点介绍了二维Mo2C晶体的制备、形貌调控、晶体转移和透射电镜表征,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该成果已成功发表在了Nature Materials上。徐川谈到自己从开始这项工作到论文发表,历时三年多,他对自己的导师成会明老师、任文才老师表达了深深的感谢,感谢老师在科研、生活中给予他的全力支持与悉心教导。三年磨一剑,铸就发表Science的学术辉煌,现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来自固体原子像研究部的唐云龙在报告的最后动情地说:“科研使人感觉非常年轻,充满力量!”

最美不过青春梦

   “今时好景君需记,来年橙黄橘绿时”一句苏轼的小词拉开了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女博士罗雪梅报告的序幕,她分享了自己在德国的交流学习的经历,以及对孪晶的不懈探索与把握实验细节的重要性。率真爽直的她自称“知心姐姐”,要把自己博士期间的感想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每一位师弟师妹。李天书,2010级硕博连读生,来自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室。“认真对待每件事,做个靠谱的人”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他年轻睿智、充满激情的演讲给在场每一位观众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唯一的一名硕士国奖报告人,2014级硕士生黄亚兰用铿锵有力的英文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彩的学生会副主席、记者团团长、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GPA排名第一的多重收获,正如她的报告题目一样“No challengeNo Improvement”,敢于挑战就是最美的青春!

老师们有话说

    作为本场报告会的倡导者,张哲峰副所长深情致辞,张所长首先祝贺同学们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同学们重视自身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及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对广大研究生寄予深切厚望,也希望这个国奖报告平台能为更多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研究生部刘敏主任一一介绍了各位国奖获得者,也再一次为各位同学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傲人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专用材料与器件研究部杨柯老师、高性能陶瓷材料研究部王京阳老师、磁性材料与磁学研究部的张志东老师分别应邀主持报告会。杨柯老师指出沟通交流在科研过程中的重要性,向有经验的老师、同学学习,博采众长,方能问鼎巅峰。王京阳老师道出了在场导师的共同感慨,王老师说:“今天的报告会让我们感受到同学们非常优秀,作为一名导师,也必须不断学习,和我们的学生共同成长进步。”张志东老师非常欣赏同学们充满激情的展示,指出金属所需要这份青春与活力。张广平、单以银、任文才、邰凯平、郑士健等导师、研究生部的老师及百余名同学一起出席报告会。

    国奖报告会的大幕才刚刚拉开,金属所研究生部希望将此活动办成年度报告会,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同学站上这个舞台,一同分享属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学霸是怎样炼成的,是坚定的人生信念,是执着的科研情怀,也是我们共同的材料报国梦!

报告人

报告人

报告会现场

张哲峰副所长讲话

刘敏主任讲话

杨柯、王京阳、张志东研究员担任主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