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李宝泉副研究员带领的海岸带动物及其生理生态研究团队,在海洋底栖动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相继发表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3,75: 53-61)和Marine and Freshwater Behaviour and Physiology (2013,http://dx.doi.org/10.1080/10236244.2013.850834)。
海洋大型底栖动物能对自然和人为活动导致的水和沉积物质量变化做出可预测的响应,因此利用底栖动物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生物指标和进行系统健康度量的生物指数已经得到广泛认可。AMBI和M-AMBI指数是目前在欧洲各国应用最广泛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之一,主要是用多个生物参数综合反映水体的生物学状况,进而评价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健康。由于中国近海海域的底栖动物物种组成、海域健康状况和涉海人类活动都与欧洲海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运用上述指数进行生态健康评价时,需要进行参数校正、参照状态的选取及物种耐污染程度的不同归类。本研究根据烟台近海海域的实际状况,通过对两个指数进行参数校准和修订并开展海域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是构成河口、近岸和浅海水域的关键生态过程,而生物扰动正是这一关键生态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和枢纽。研究团队通过室内生态模拟研究澳大利亚西海岸优势种海胆Peronella lesueuri在海水-沉积物界面的生物扰动机制,发现该物种的生物扰动改变了两界面间的DO(溶解氧)通量,显著降低底栖微藻的光合作用,但对营养盐通量的影响则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