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展
您当前的位置 :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等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与暖池低频变异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项目组围绕预定科学目标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暖池变异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国际上首次在太平洋西边界流区成功布放、回收6100米深海潜标系统,实现了我国深海潜标观测的突破,第一次通过棉兰老潜流(MUC)的直接观测数据,揭示了其季节、季节内变化特征,证明MUC的存在,终结了有关MUC是否存在的争议。科研人员深化和推进了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的研究,系统阐释了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的结构、变异特征与机理;建立了大洋西边界流非定常、斜压理论,定量描述了北赤道流分叉的季节-年际变规律,发现北赤道流分叉的长期南移趋势特征。同时,在太平洋西边界流系统对暖池变异影响的研究方面,深刻揭示了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对暖池低频变异调控的关键过程和机理;提出了暖池区淡水强迫对海洋环流调整及其对气候影响的动力学框架。项目执行以来,共发表和接收论文107篇,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7项,组织和协同组织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培养博士24名,硕士17名,博士后出站9名。 

  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主要指新几内亚与菲律宾之间的海区,是南北两个热带流环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流系统,在海洋经向质量、热量输送和南北半球水交换中,特别是在暖池的形成、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同时又是印度尼西亚贯通流的入口,是全球热盐环流传输带的热源和淡水源的起始点。另外北赤道流的分叉、变化,决定着棉兰老海流的强度,也决定着吕宋岛以东黑潮的强度,进而决定着黑潮对南海和东海影响的强度。对这一海域上层环流系统的研究,在太平洋海洋动力学方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暖池变异的理解和预报,乃至ENSO和季风的预报也是非常重要的。 

  1. ADCP 观测到(约127.1 E, 8 N)的经向流速时间剖面(单位:cm/s,蓝色为南向棉兰老海流,黄红色为北向棉兰老潜流,横坐标为从2010 12 月始)。 

  2. 18 N 黑潮源区去潮(11 天滑动平均)后经向流速 

  3. 580m Lagrangian 追踪轨迹以及分别对应的位势密度面26.8 的深度分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