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研究生导师育人能力,11月12日,青岛能源所组织召开了2025年度研究生思政工作会议暨研究生导师培训会。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德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袁军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峥等作专题辅导报告。青岛能源所所长、党委书记吕雪峰,副所长江河清,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处处长王岗、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魏石豪,研究所全体导师、兼职辅导员、学生代表、研究生处全体成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江河清主持。

吕雪峰在致辞中表示,研究生是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其思想素质、科研诚信和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研究所高质量发展大局。研究所始终将思政工作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此次会议既是强化导师育人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思政工作与科研工作同频共振的具体实践。希望研究所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提高站位,强化思政育人的主体意识;聚焦过程,把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注重方法,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全力推动研究所思政工作实现新发展、新突破,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金德鹏以《做好学生思政工作 为高水平科研奠定思想基础》为题,结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深刻阐述了思政教育对科研创新的引领作用。他强调,高水平科研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要准确把握思政育人与科研育人的内在联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将个人科研追求融入国家战略需求,为科研工作注入精神动力。

袁军鹏聚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导师的角色与责任》,从科研诚信的时代意义、当前科研诚信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导师在诚信教育中的核心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强调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既要传授科研方法,更要筑牢研究生的诚信底线,引导学生恪守学术规范,养成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守护科研创新的“生命线”。黄峥以《从“心”出发,构建支持性师生关系》为题,从心理学视角剖析了新时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与需求;结合科研场景中常见的师生沟通问题,提出了构建相互尊重、包容理解、协同共进的师生关系的具体路径,建议导师关注研究生心理状态,通过有效沟通、情感支持和个性化指导,帮助研究生缓解科研压力,激发学习科研积极性。

期间,金德鹏一行在吕雪峰、江河清等的陪同下,参观了研究所展厅并听取了研究所教育工作情况专题汇报。参观过程中,江河清详细介绍了青岛能源所在研究生培养、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与突出成就。金德鹏对研究所近年来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在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表示高度认可,认为青岛能源所深厚的科研积淀和鲜明的学科特色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并就科研育人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导学思政、学生心理健康、招生就业等话题与陪同人员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青岛能源所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和导师育人工作的重点方向。参会老师纷纷表示,通过培训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思政育人、科研诚信教育和师生关系构建中的重要责任,后续将把培训所学转化为育人实践,切实提升培养质量。青岛能源所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完善思政育人体系,强化导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新时代高水平育人团队,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抢占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制高点注入更强动力,为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会议现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