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是我院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研究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总体工作部署,为做好研究所“十四五”重大成果凝练总结,谋划布局“十五五”重大科技任务,4月15日沈阳生态所组织召开了“十四五”规划总结及“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所长朱教君院士,党委书记、副所长金昌杰,副所长方运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郝欣,副所长王绪高出席会议,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贾永锋、学术委员会委员、创新大团队首席科学家、主攻方向及新兴方向负责人、科研骨干人员、管理部门负责人、研究中心及相关支撑部门负责人等四十余人参加会议。科技处处长孙涛主持会议。

首先,孙涛作《研究所“十四五”规划总结以及“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汇报》。报告介绍了“十四五”规划总体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案,对“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总体方案、实施路径、路线图与时间表、工作专班、任务分解与责任分工等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同时对“十五五”重大科技任务前瞻谋划与布局做了细致汇报。

随后,“十四五”时期布局的三个主攻方向和五个新兴前沿方向未来技术负责人依次进行汇报。报告从总体工作进展、代表性重大成果、重要人才引培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对“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工作成绩做了细致梳理和总结,查找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十五五”期间拟开展工作做了前瞻展望。

在会议讨论环节,金昌杰对各主攻方向和新兴方向负责人提出意见建议。对于主攻方向,要围绕学科发展建设更好地凝练重大成果,突出对于学科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及产出重大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对于新兴方向,要注重研判学科发展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突出前瞻性、引领性,明确新兴方向将来拟取得的学科优势以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场景。贾永锋提出,对于三大主攻方向,要“一聚焦,二突出,三亮点,四完整”。要聚焦主题、突出重点、亮点,成果不宜多,要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重点突出取得了哪些突破,从理论上、技术上、模式上和范式上再进一步凝练。对于新兴方向,不要做成一个项目,新兴方向是研究所的前瞻性布局,是培育下一个5年甚至中长期未来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至少是支撑下一个5年计划的重要支撑点,希望认真思考、研讨。

最后,朱教君对研究所“十四五”规划总结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做了总结发言,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提出,“十四五”规划总结对于体现研究所核心竞争力,争取资源分配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所要切实做好成果凝练和工作总结等,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布局打好基础。“十五五”时期是我院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决胜阶段,研究所作为我院科技创新的基本单元,在认真总结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的基础上,做好“十五五”规划,对全面完成2030年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五五”时期研究所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所将围绕林业、农业、环境三大领域,依托11个创新大团队,发挥团队优势,一体化布局研究方向、项目和人才培养等。在科技评价方面,要从以论文为代表的评价向科研工作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原创成果产出和实际创新贡献方向进行转变,突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性。十五五期间,将加快做实科研组织模式从“分散低效”转向“聚焦协同”,发挥学科组群作战优势。大团队首席科学家要发挥创新组群优势,发挥战略指导与资源整合作用,围绕各领域科技制高点,前瞻谋划“十五五”期间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成果产出。围绕林农环三大领域,加大B类先导专项选题建议凝练的工作推动力度,高标准谋划和凝练新的B类先导专项,解决领域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科学难题,加快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研究所将与国家林草局紧密合作,多渠道争取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尽早纳入全重序列;持续推进沈阳国家植物园筹建工作;加强野外站建设战略规划和动态考核,突出野外站网络优势;加强做好分析测试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支撑保障作用;积极争取院数字实验室平台,以信息化为核心,推动和提升研究所科研工作整体发展。在重大科技专项方面,积极谋划和推动“森林四库提质增效”等重大科技专项立项,服务支撑国家需求。“十五五”规划要以更高的站位、更长远的眼光来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强化与国家、院规划、行业部委专项规划等有机衔接,明确重点研究方向,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十五五”规划规划具有引领性、前瞻性与科学性。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研究所“十四五”规划总结提供了咨询指导,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明确了工作方向,对于推动研究所规划的科学编制和实施,推进研究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现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