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集中展示“十三五”以来全党全国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中科院海洋所的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与方法成果以沙盘模型、展板、视频等形式参展。
赤潮是一种全球性海洋生态灾害,威胁人类健康、近海养殖及近海核电安全,被联合国称为“近海三大环境问题之一”。
从理论上讲,赤潮治理方法有很多。但鉴于赤潮突发性强、影响面积大、治理方法须满足“无二次污染、成本低、见效快、可大规模应用”等条件,赤潮治理研究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长期以来缺乏一种像“灭火器”一样的应急处置技术。
针对这一全球性的科技难题,中科院海洋所赤潮治理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技术与方法,发明和建立了改性粘土应急处置赤潮的技术体系,解决了天然粘土存在效率低、用量大、淤积严重这一困扰赤潮治理近50年的国际难题,取得赤潮治理领域的重大突破。
改性粘土治理赤潮大规模应用
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理论认为,颗粒物的表面性质是决定赤潮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增加粘土表面正电性、加强其桥联作用是提高赤潮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该理论指导下,研究团队发明出提高赤潮治理效率几十到几百倍的技术与方法,使用量和使用成本大幅降低,并能够有效降低藻毒素,对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被誉为中国制造的“赤潮灭火器”。为了规模化和规范化的现场应用,研究团队还研发出现场作业自动化设备、赤潮治理专用船只和赤潮应急处置的实施规范等,形成了“理论、技术与应用系统结合”的全链条成果。
该技术列入中国赤潮治理国家标准(GB/T 30743-2014),纳入中国沿海13省市赤潮应急预案,在我国沿海从南至北20多个水域成功应用,是目前国内唯一得到现场大规模应用的赤潮治理技术,保障了我国近海核电、养殖、旅游等水域的生态安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三五”期间,该技术通过了国际第三方的效果和安全评估,成功走出国门,助力“一带一路”,在美国、秘鲁、智利、新加坡等国家推广应用,被誉为中国制造的“赤潮灭火器”、“国际赤潮治理的引领者”,为全球赤潮治理提供“中国方案”。2019年该技术获得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0年作为中国科协首次评选出的全国50项先导技术之一,列入科创中国榜单。
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与方法的模型展示
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与方法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