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动态

中德可持续能源转型国际论坛在沈阳生态所所举办

撰稿: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7-10-18

  20171013-15日,中德可持续能源转型国际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实验应用生态研究所举办。此次论坛由沈阳生态所联合德国波茨坦高等可持续研究所、辽宁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等共同发起,旨在通过聚焦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能源系统指标与评价、社会维度的能源转型探析以及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探析等专题,为深化中德之间的能源转型研究及可持续合作搭建对话交流平台。论坛吸引来自政府机关、行业联盟、企业单位、社会组织、科研院所等60余家境内外单位的97名代表以及来自新华社、人民网、沈阳日报、凤凰网、网易及腾讯等6家媒体的10余名记者。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姬兰柱研究员,辽宁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罗乃明研究员,德国高等可持续研究所索菲亚-贝克研究员分别致欢迎辞。开幕式由产业生态组薛冰博士主持。 

  围绕能源可持续转型推进跨学科多方对话 

  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中德两国的长期国家战略,中国迫切需要从内外开放合作、先进技术研发、环境社会关联等诸多方面推动能源转型向纵深发展,而德国自本世纪初推行能源转型战略后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201410月,中德两国政府联合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明确提出中德两国要深化能源对话,优先考虑跨学科和系统性方案,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 

  中德论坛主要发起人、沈阳生态所产业生态组薛冰博士在开幕式中表示,此次论坛的主要目标是“推进跨学科对话、推动多主体合作、形成交叉领域知识网络”。本次论坛外方代表来自德国波茨坦高等可持续研究所、德国宇航中心、德国德中环境-能源促进中心、德国气候保护、能源与交通研究所、法国AETS集团等多家单位,中方代表来自包括全国人大环资委、辽宁省科技厅、沈阳市科技局、辽宁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公室、大石桥市政协,国家电网、启迪科技园(沈阳)、中科碳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兰州驰耐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沈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辽宁省能源研究所以及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辽宁省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德工业4.0联盟等单位,与会代表的单位类别实现了对“官------媒”的全覆盖,通过构建多主体对话平台,深入探讨交流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环境-经济-社会的复杂网络体系,为系统构建能源可持续转型的创新科研链、成果转化链、知识协同网络以及全社会参与奠定了深厚基础。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创新组织形式打造共享开放交流模式   

  论坛以对话交流为主线,通过政策解读、专家演讲和主题对话等方式全面解析国内外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享能源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这一形式得到了参会嘉宾的高度认可和积极评价。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姬兰柱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将深化与德国能源领域合作,“政府+机构+企业+组织”的共享开放交流模式,将有效推进中德两国企业和机构在清洁能源、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能源发展战略等多领域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为推进中德能源合作提供新思路和探索新路径。 

  辽宁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罗乃明认为,目前我国在能源领域技术发展十分成熟,但仍需要加强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本次论坛提供了很好的与专家学者、企业行业交流平台,通过多方跨领域深入交流,管理者可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弥补科学和政策鸿沟。 

  “传统学者间的会议一般限于本专业,通过此次跨领域的交流将拓展工作思路。并通过了解最新科研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政策决策方向”,全国人大环资委参会人员在采访中表示。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副教授黄蓓佳则认为,通过与企业家的交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让科研更“接地气”,为实现更加公平、包容、惠及每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来洽谈之前,我们通过论坛资料介绍,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洽谈目标”,江苏德道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50多分钟的小型对话,他们对秸秆气化发电技术现状和规模化应用模式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围绕秸秆资源化利用与沈阳生态所产业生态组、辽宁省能源所共同达成了三方合作协议。 

  会上,还对沈阳生态所的人才招聘政策进行了宣讲,鼓励和邀请感兴趣的青年才俊到沈阳生态所交流或工作。 

 中科院沈阳分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姬兰柱致辞

 

 

辽宁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罗乃明致辞

 

 

 薛冰博士主持开幕式 

 

 

现场交流 

 

 

 论坛现场 

 

  学习引进德国能源转型研究及实践经验  

  2016年,德国联邦教研部资助的迄今为止最大的能源转型研究十年计划Koperniku项目正式启动,德国能源产学研界累计超过260个合作单位参与其中,德国波茨坦高等可持续研究所作为Kopernikus第四个课题ENaviEnergy Navigation System)协调单位,与德国80余个科研机构及企业组织合作,旨在通过将能源视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转型过程,以更好地了解能源部门和行业及消费等相关部门的复杂网络能源体系,尽可能精确地确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具体措施对能源系统的影响,确定有效行动的选择。 

  论坛上,德国波茨坦高等可持续研究所的索菲娅-贝克研究员具体介绍了Kopernikus项目的整体概况及其战略需求,并重点围绕ENavi项目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组成结构、研究要点、实施方案及研发目标,突出强调了从社会-经济-环境视角开展能源转型研究的重大意义。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蔡国田研究员表示,ENavi项目的方案设计及研发内容非常具有国际前沿性,对我们从社会-环境-经济视角推进能源转型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通过此次论坛交流,决定建立广州能源所-沈阳生态所-德国高等可持续研究所之间的合作网络,并以此为平台联合推动中德、中欧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工作。 

 德国高等可持续研究所索菲亚-贝克博士作报告 

 

 

  提升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了解 

  为更好地加强彼此的了解,除了举办了多方小型洽谈会之外,还组织与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中国工业博物馆、国惠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沈阳蔚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加深了与会嘉宾对沈阳风土人情的了解,对沈阳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具体实践和创新探索的了解,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过程的了解。例如,西北师范大学赵雪雁教授在考察中国工业博物馆过程中表示,通过此次考察,进一步了解了铁西区在共和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卓越贡献,并从空间结构演化等方面提出了课题合作研究建议。德国气候保护、能源与交通研究所的马提亚斯表示,通过考察对“东方鲁尔”的铁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对沈阳企业在污水源热泵供热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实践表示赞叹。 

 考察国惠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 

 

 

 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 

 

 

考察环保新能源企业 

   

   

  中德论坛背景介绍 

  中德论坛是由沈阳生态所联合德国波茨坦高等可持续研究所、辽宁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联合发起,旨在通过系列主题探讨,推进中德双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的载体化、项目化、时效化,迄今为止已联合举办2届,其中2016年的主题为“协同效应方法学”,2017年的主题为“可持续能源转型”。与2016年相比,今年参会的中外代表数量和覆盖机构类别均有所增加,显示出致力打造的对德合作模式,正在发挥显著作用。此次论坛也得到人民网、新华网、网易、凤凰网等及时报道。 

  人民网链接:“中德可持续能源转型国际论坛在沈阳启幕”,http://ln.people.com.cn/n2/2017/1014/c378392-30830241.html 

  新华网链接:“中德科学家汇聚沈阳探讨能源转型战略合作”,http://www.ln.xinhuanet.com/yuanchuang/2017-10/15/c_1121805375.htm 

  网易链接:“中德可持续能源转型国际论坛在沈阳启幕”,http://liaoning.news.163.com/17/1014/16/D0NISTES04228H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