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1月16-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与暖池低频变异研究” 2010年度总结暨学术专家组会议在海洋研究所召开。

中科院海洋所胡敦欣院士、穆穆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荣辉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孙照渤教授等项目学术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5个单位的62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所长致欢迎词,高度评价了该项目对物理海洋学、乃至对海洋科学其它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对兄弟单位科学家的合作和支持表示感谢。

项目负责人胡敦欣院士首先报告了本年度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对深海测流潜标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反复认真研讨、论证,并充分做好布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试验等),于2010年12月1日由“科学一号”考察船在棉兰老以东西太海域成功布放了6,000米深海测流潜标一套,并通过声通获取到两套ADCP 16天的连续测流数据,成功捕捉到清晰的、非常强劲(可超过40厘米/秒)的棉兰老潜流(MUC)。这是我国第一套超过6,000米的深海锚碇测流潜标,在西太平洋海域国际上也是第一次,目前潜标运转正常。

另外,项目在环流理论方面也取得明显进展,将Munk定常环流理论推广为时含理论,得到了解析解,比较成功地描述了北赤道流(NEC)分叉随时间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天偏南,冬天偏北。

同时,组织发起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计划,获“气候变化与可预报性”(CLIVAR)国际科学组织批准为国际合作计划,并已于2010年5月启动实施。

随后,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2010年度执行情况,24名课题组成员做了学术报告,详细展示了其研究成果。这些报告表明,项目通过海洋观测资料的分析、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在上层环流、次表层环流(特别是北赤道流分叉,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的起源),西太暖池的变异规律,西太平洋水团结构与混合、三维环流结构及其变异规律等方面,获得了诸多非常有新意的研究成果。这些结果,为开展下一步深入研究,最终获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与会专家对项目启动以来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一致认为项目进展良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会议还就“太平洋西边界环流系统理论框架的构建”、“2011年海上实验观测计划”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确定了2011年初步海上试验方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