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种间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其在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一直有很大的争议。Stephen Hubbell的中性理论假定:“群落内所有的物种都有相同的竞争力、迁移率和适合度,所有的个体都具有相同的生殖、死亡、迁移速率和成为新种的概率,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是由局部传播和生态漂移机制所维持的”。基于这个假说,那么物种之间应该没有显著种间关系,或者所占比例很低,目前在许多热带雨林中的研究表明具有显著种间关系的物种对仅占6%左右,进而支持中性理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绪高副研究员以长白山25公顷温带阔叶红松林样地(CBS)为平台,基于目前空间统计模型构建种间关系分类方案,探讨了该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0cm以上树种之间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约有31%的物种对呈显著的负相关(排斥),明显高于热带雨林的6%,不足以支持中性理论的假说。本研究发现:种间关系随着空间尺度增加逐渐减弱,大约在10-15m以外,种间关系消失。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物种多度越大,种间关系越强,进而验证了“多度不对称假说”(abundance-asymmetry hypothesis)。研究表明温带森林与热带雨林在种间关系方面存在着很多显著差异。例如,在热带雨林中具有显著种间关系的物种对所占比例很低,而且种间关系并没有随着物种多度增加而增强。尽管温带森林与热带森林有很多不同,但也有一些很相似的地方。例如,大多数物种呈聚集分布,且种间相互分离,很少物种对呈正相关(吸引);种间关系都具有明显尺度效应,大约在距离15m以外种间关系消失等。而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到不同森林类型进行群落水平上的种间关系研究,从而将进一步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该项研究得到中科院青年人才项目的资助,研究成果已在国际著名生态学刊物Journal of Ecology上发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