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际海洋浮游动物普查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Census of Marine Zooplankton Steering Group Meeting)在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
本次会议为期四天,将围绕“东南亚海洋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极地海洋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 ” 、“大洋浮游动物多样性”、“ 浮游动物多样性的遗传及生化研究” 、“全球海洋浮游动物普查计划的数据及信息管理”5个议题进行研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康奈狄格大学、史密森研究会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南安普顿国家海洋中心,日本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研究社、东京大学,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印度科钦国家海洋研究所,菲律宾棉兰老州立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极地和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22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中科院海洋所党委书记王启尧致欢迎词,李超伦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国际海洋浮游动物普查计划(Census of Marine Zooplankton, CMarZ)是全球海洋生物普查计划(Census of Marine Lifes, CoML)下属计划之一,它联合了国际上众多顶尖的海洋浮游动物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在全球海洋范围内进行有关海洋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和丰富程度的调查研究,评估海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地理分布以及基因多样性,为了解海洋生命的过去和现在,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基础数据。这项计划从2004年开始,参与国家已达14个。该普查计划接受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科学指导委员会由23名跨学科国际知名科学家组成,中科院海洋所孙松研究员是该委员会委员)。科学指导委员会每年举行会议,以指导海洋浮游动物普查计划的科学策略。
自2004年起,CMarZ共开展90余次调查航次,采集站位超过12000个,已整理样品6500号,几乎覆盖全球所有海域。迄今为止,CMarZ计划整理记录了7066种海洋浮游动物分类信息;共发现新种81种,其中糠虾和桡足类新发现的种类最多,分别为49种和19种。推动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
我国于2004年成立海洋生物普查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为中科院海洋所孙松研究员。自中国委员会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两次学术会议,针对国际CoML计划最新进展、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珊瑚礁等领域进行了内容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围绕着目前中国CoML的发展方向及科学计划进行深入探讨,在科学问题、基础建设、培训计划、区域研究计划等方面凝练出若干新的内容,提炼、归纳出在我国开展海洋生物普查区域研究计划的关键科学问题,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CMarZ简介
国际海洋浮游动物普查计划(Census of Marine Zooplankton, CMarZ)是全球海洋生物普查计划(Census of Marine Lifes, CoML)下属计划之一,它联合了国际上众多顶尖的海洋浮游动物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在全球海洋范围内进行有关海洋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和丰富程度的调查研究,评估海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地理分布以及基因多样性,为了解海洋生命的过去和现在,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基础数据。这项计划从2004年开始,参与国家已达14个。该普查计划接受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科学指导委员会由23名跨学科国际知名科学家组成,中科院海洋所孙松研究员是该委员会委员)。科学指导委员会每年举行会议,以指导海洋浮游动物普查计划的科学策略。这是该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现行研究内容和最新发现进行总结,同时研讨确定下一步研究计划。
自2004年起,CMarZ共开展90余次调查航次,采集站位超过12000个,已整理样品6500号,几乎覆盖全球所有海域。迄今为止,CMarZ计划整理记录了7066种海洋浮游动物分类信息;共发现新种81种,其中糠虾和桡足类新发现的种类最多,分别为49种和19种。推动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
我国于2004年成立海洋生物普查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为孙松研究员。自中国委员会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两次学术会议,针对国际CoML计划最新进展、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珊瑚礁等领域进行了内容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围绕着目前中国CoML的发展方向及科学计划进行深入探讨,在科学问题、基础建设、培训计划、区域研究计划等方面凝练出若干新的内容,提炼、归纳出在我国开展海洋生物普查区域研究计划的关键科学问题,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