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第六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评审,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决定,授予海洋所吴时国、黄彦良等68名同志“第六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记二等功。
吴时国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海底构造、海洋地球物理、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水油气地质研究工作,在上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发表论文94篇、合著专著4部。在海底构造研究方面,共主持完成了国家基金委、大洋协会、中国科学院、科技部有关西北太平洋海底构造研究课题10余项;在国内率先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承担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关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方向性项目和118专项的研究课题,为中国科学院重要创新项目首席科学家;近四年来积极推动深水油气研究,主持了大陆边缘973项目子课题《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沉积体系与储层预测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中海油公司横向课题《琼东南盆地生物礁地震预测研究》、中海油公司横向课题《南海北部深水区构造演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沙海区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研究”等研究课题,推动了深水油气973的立项(2008年)。在地球物理及其技术应用方面,吴时国研究员力主推动国家大科学工程海洋科考船多道地震系统的引进,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已经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目前该项目正在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
黄彦良研究员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载条件下海洋结构用钢在海泥中氢渗透行为的研究”和“海洋用钢在海洋大气中的环境致脆机制与氢渗透行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海洋环境中钢结构的腐蚀机理和控制研究”(项目编号:KZCX2-YW-210)、青岛市科技局项目“青岛大气环境腐蚀性监测技术开发及其应用”(合同号:04-2-JS-131)、企业委托项目“川西气田管道内腐蚀监测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实验室预研及探索性项目“石油管H2S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敏感性与应力作用下氢吸收和扩散行为的关系”、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控制技术及应用”子课题“浪花飞溅区保护用牺牲阳极护套技术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重点在海洋用钢腐蚀过程中应力作用下的氢扩散及在腐蚀监测中的应用方面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多篇SCI收录论文并被引用,有多项专利授权。研究成果应用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海洋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