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青岛早报】海洋玫瑰:乘风破浪出海远航——科学家王秀娟曾带领“科学号”深海科考

撰稿: 海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1-03-0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秀娟曾作为首席科学家参与“科学号”远洋科考,3次出海经历,让她成为名副其实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探索深海对生命科学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在这一行业里逐渐有了女性科学家的身影。她们聪慧、严谨中,带着女性特有的细腻,面对神秘莫测的海洋世界,面对困难艰险的科考任务。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王秀娟算得上是其中的 “佼佼者”,3次出海经历让她对远洋科考有了丰富而深刻的感受,通过她的讲述,记者仿佛对远洋科考有了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对海洋科考始终保持热忱

  “其实我考大学时本来是想学医的,但机缘巧合下在吉林大学读了地球物理专业。 ”王秀娟告诉记者,自己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学习的方向都是地球物理,但做研究生论文选题时,偶然间接触到了可燃冰项目,从那以后,就与海洋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来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读博士,就完全转向涉海研究了。 ”

  从读博士到现在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晃,王秀娟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已经度过了近20年时间,但她对海洋科考这份事业,始终保持着年轻时的那份热忱与好奇。

  “我一共出过三次海,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而第一次出海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王秀娟告诉记者,“那是2006年9月,当时正好‘科学3号’首航,也是海洋所自筹资金的第一个开放航次,是从青岛出发途经舟山、厦门到三亚的近海航行。”那时候王秀娟刚博士毕业,从未出过海,对大海心怀憧憬。 “当时觉得特新鲜,那次在海上的航行时间很短,三天时间就抵达舟山了,我在船上主要做一些数据记录等辅助性工作。 ”第一次出海,“晕船”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当时船上很多人是第一次出海,有人晕得厉害,严重到需要输液,没想到我还挺好,虽然有一些不舒服,但还是坚持下来了,脑子里更多的是第一次出海带来的兴奋感。 ”

  登船科考体验“乘风破浪”

  在王秀娟看来,第一次出海的经历仅仅只能算是一场体验,时间短、距离近,再加上自己当时刚毕业,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科考。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出海航行要等到10多年后。

  2016年,已经成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的王秀娟慕名申请了 “乔迪斯·决心号”大洋钻探船的科考名额,在2017年底登船,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一同前往大洋洲进行远洋科考。 “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出海经历,中国仅两个名额。”王秀娟告诉记者,“决心号”科考船被称为“深海研究航空母舰”,在这次航行中,她使用先进的设备采集了研究俯冲带流体活动过程、地震反演和可燃冰课题所需要的数据。 “和来自各个国家优秀的科研人员一同工作,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为之后的工作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

  2018年年初,从“决心号”上返回不久,王秀娟就接到了跟随“科学号”赴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带中部开展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的任务。这次航行,她不仅有了身份上的转变,也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重重难题。

  设备沉入深海难过至今

  “这次我是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带着研究所的师生一起参与任务。”2018年8月20日,“科学号”科考船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薛家岛码头起航,赴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执行中科院先导科技专项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海上调查任务。

  “这次航行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台风频发,原计划15日出发,为了避开台风,选择20日起航,绕道巴士海峡。”王秀娟告诉记者,因为这次出海需要外交申报,航行有时间限制,不能无条件延期。那段时间她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先打开天气预报,然后和大家一起研究出发时间,计算台风登陆的时间和地点。

  在这次科考中,团队遇到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专业设备丢了。 “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我们使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数据的地方有6000多米深,采集完数据准备回收设备时,发现设备拿不上来了。 ”王秀娟告诉记者,那套设备价值100多万元,他们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法将设备完好取上来。 “设备就在我们脚下的大海中,但是我们却束手无策,最终只能放弃,眼睁睁让它沉在海底。 ”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但王秀娟旧事重提,依然有了些哽咽。 “太可惜了,太遗憾了,所有人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了。我们出海作业,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设备安全。 ”王秀娟说。所幸,团队在出发前带了两套备用设备,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热流调查原位监测的实时传输,保障了数据质量。队员们最终顺利完成数据采集工作,首次采集了马里亚纳海沟中部大量的热流数据,为研究地震与流体的耦合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观测数据,但丢失设备这件事情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队员尤其是王秀娟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