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4日,中科院沈阳分院、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局、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及沈阳分院系统各单位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云游中科院 畅想新生活”的“云上公众科学日”活动。
5月23日上午,“云上公众科学日”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线上活动形式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并通过今日头条、抖音进行直播,集中展示中科院“率先行动”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描绘科技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沈阳分院与系统各单位共建立18场“云游中科院”线上直播间,在线开放黄河三角洲生态试验站、树木园、海洋生物标本馆、东北生物标本馆、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光源大科学装置、沈阳自动化所科技成果展厅、青岛能源所科普展厅等,通过直播主持人引导,介绍科技创新成果、科学发现故事;通过线上直播方式炫酷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并由科学家讲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在“科学公开课”环节,各单位举办了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受众的13场大咖线上科学公开课。在“科技影音厅”环节,系统各单位分别围绕“率先行动成果”“科研重器”“前沿科技”“科学家故事”“社会热点解读”等主题制作了40余个科普视频,通过“云端”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全景科学院”环节,公众利用VR视频系统,身临其境地感受研究所的美丽风光、探索科研奥秘。本次公众科学日活动充分利用线上优势,突破时空界限,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畅游神奇科学世界,领略科技魅力,探索科学奥秘,丰富多彩的直播内容累计吸引了超过40余万人次观看。
5月24日,金属所举办了以“云游金属所,走进神奇材料世界”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云游金属所环节,主播带领观众探访了世界上直径最大、重量最大的整锻式不锈钢环形件是怎样炼成的。在科学公开课环节,任文才研究员直观地介绍了石墨烯的奇妙之处,并将科学概念延续到生活中,讲述石墨烯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深切改变我们的生活。金属所的精品科普课程《材料界的变形金刚》以及《净水的奥秘》也在云上公众科学日进行了首播。金属所还精心准备了关于热电材料的科普小剧场,以通俗有趣的剧情介绍了热电材料的原理及应用。在科技影音厅环节,《纪念人民科学家李薰先生诞辰100周年》的影像视频,带观众走进金属所历史,感受科学家精神。
在“云游生态所”环节,东北生物标本馆馆长袁海生和沈阳树木园高级工程师黄彦青带领大家一起参观标本馆和树木园,了解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在“科学小实验”环节里,标本馆张悦高工等人线上教学如何做手工做实验,带领公众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在“科学公开课”环节,李薇高工和大家讲述关于“苔藓”的一些小故事。在“科技影音厅”环节,以“动画”的形式,解密“肥料”知识。
依托于沈阳自动化所的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面向受众敞开了大门。在23日上午的直播活动中,观众们了解了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观看了“灵豹”便携式快速组合排爆机器人、室内巡逻机器人和两款应用于地震救援的搜救机器人演示,并在主播的带领下走进纳米实验室,参观与聆听了在微纳操控与类生命机器人方面开展的科研工作。在下午的直播活动中,“勇士”号无人水面艇、“海鸥”号帆船、北极ARV、探索100AUV,“海翼”水下滑翔机、“潜龙一号”和“潜龙二号”AUV、“龙珠”号ROV、“海斗”号水下机器人列队亮相,研发者们通过镜头向观众进行了介绍与分享。在“科学公开课”环节,机器人学研究室唐延东研究员在题为《光、成像、图像处理》的报告中介绍了光和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复杂光照及坏天气下图像处理的应用; 数字工厂研究室周晓锋副研究员在题为《万物皆算法》的报告中分享了算法的“前世今生”,以及在图像识别、自动驾驶、机器博弈等方面的应用。在“科技影音厅”环节,在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和《驯“龙”高手——刘开周》两部弘扬科学家创新、拼搏与奋斗精神的影片。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于波研究员在科学公开课环节,为公众带来一场“拥抱5G,智领未来”的科普报告。帅正新闻、沈报全媒体记者 岳雨
传媒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