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及以前

【中国科学报】化物所,让我感受与众不同

撰稿: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9-10-22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22

  ■高著衍

  第一次听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化物所)是在大二的物理化学课堂上,老师向我们介绍说“大连化物所是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催化科学研究机构”。当时,除了为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感到骄傲外,我对化物所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认识。幸运的是,一年以后的2015年,全国高校保研政策改革,具备保研资格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高校或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学位,不再受保内保外名额的限制。我当时的成绩保内有余保外不足,而学校领导十分开明,并未死死留住学生不放。兴奋之余,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当年化物所的夏令营,并有幸被录取。夏令营的过往细节已记不大清楚,唯一印象深刻的是面试前一天晚上复习的东西,很多居然都在第二天派上了用场,可能化物所与我,冥冥之中真的有缘吧。

  来到化物所之后,我真正全方位地感受到了这个与新中国同龄的研究所的与众不同。

  化物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我当初在选择保研学校时,曾在工科与理科之间犹豫,但来到化物所之后才发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可以在一个所甚至是一个组内结合得如此紧密。在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中,化物所提出的单原子催化新概念、甲烷无氧制烯烃和芳烃催化过程入选纳米科技创新类科技成果;化物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成套工业化技术、煤经二甲醚羰基化制无水乙醇(DMTE)技术、煤基合成气一步高效生产烯烃技术入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核心技术和工业示范类科技成果;化物所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研制的一系列国际首创/领先的深紫外激光前沿科学装备入选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及装备研制类科技成果。这其中既有基础研究,又有应用研究。

  在这样的氛围下,无论是以催化、能源、分析还是以生物等为研究重点的研究组,都有着一颗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雄心,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当我进一步了解到化物所的历史后才明白,这原本就是它辉煌历史的传承。化物所从诞生之初就紧密配合国家发展需要,先后在石油化工、化学激光、航空航天、能源化学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提供保障,在奋斗过程中凝练出“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化物所精神。

  化物所重视国际交流。科学研究只有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才会冒出新的火花。在化物所,每年以定期或非定期形式举办的大大小小的会议、讲座、论坛数以百计。如张大煜讲座、洁净能源高端论坛等,作为普通的研究生也可以有很多机会近距离与国内外知名学者交流。所内的研究人员或学生还有很多出国参加会议的机会。这大大拓展了科研的视野,有利于我们将目光放到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内来审视自己的研究工作,也有利于把我们最新的成果及时展示在世界舞台上,让世界了解化物所。

  化物所内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在中科院系统中,化物所算是体量比较大的研究所之一,所内几十个研究组的研究范围也不尽相同。这就为所内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我有幸旁听过几次所内的学术会议,会议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报告人讲述的内容激起了其他研究员的强烈兴趣,对方表示在某个问题上可以进行合作,并且所内也提供联合基金鼓励这种交叉研究。但是,研究方向的分散也为考核提出了难题——怎样才能公平公正地对每个组的科研成果作出评价?为此,化物所制定了完备的绩效考核规则,涵盖了包括论文、专利、经费、成果转化、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实验室安全等在内的方方面面,并且每两年进行一次大的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正是在这种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氛围下,一项项突出的科研成果才不断产生。

  化物所注重学生的培养。研究所与高校的不同之处在于,高校以学生为绝对主体,培养人才是首要目标,而研究所承担着更多的科研任务。但化物所从未把学生当作科研的工具,而是实实在在地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在一个学生5年的化物所学习生涯中,除了常规的开题答辩、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还需要参加相当数量的学术讲座,完成两期seminar。几乎每个组都会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锻炼学生做学术报告的能力。正是在这一次次听与讲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演讲水平、逻辑思维与应变能力于潜移默化中被培养起来。

  化物所内文化氛围浓厚。在化物所这样一个年轻人占绝对多数的科研机构里,有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新年晚会、歌手大赛、足篮排球等体育比赛、趣味运动会,以及几乎每个组都会组织的户外活动穿插在平时的科研生活中。这里有能歌善舞的文艺青年,也有爱好马拉松的运动达人。平日里,无论是操场上、球场上还是活动室,都活跃着年轻的身影。70岁的化物所,永远充盈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面朝大海、依山而建的化物所,门外是大连繁华的中山路和星海湾,门内是安静的学术之地。大隐隐于市,在这片树木掩映着的红色建筑内,新一代的化物所人已经背起行囊,沿着老一辈的足迹,继续攀登科学的险峰。

  作者简介:

  高著衍,1994年8月生于山西省晋中市,目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NL0603组2018级博士研究生。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9-10-22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