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及以前

【青岛日报】海参、鲍鱼、好生态,一个都不能少

撰稿: 海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8-11-02

已建成11处海洋牧场总面积达5890公顷,海洋农业新业态呼之欲出  

海参、鲍鱼、好生态,一个都不能少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郑文斌

  “我们的海参、鲍鱼、扇贝、螃蟹四个品种供应了上合青岛峰会。”上合青岛峰会期间,来自海洋牧场的不少海产品走上了峰会餐桌,这让崂山湾海域龙盘国家级海洋牧场的员工们很兴奋。

  作为我市最早打造的海洋牧场之一,崂山湾海域龙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超过1万亩的大型海洋牧场。青岛龙盘国家级海洋牧场负责人王金霞指着一片辽阔的海域告诉记者,由于建设海洋牧场修复了生态环境,养护了海洋资源,海洋牧场出现了生物种群的剧增。

  作为全国知名的海洋科技名城,这里曾发端过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海参与鲍鱼为代表的‘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和海水增殖大发展。为推动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目前,我市正努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升级版,构建海洋农业新业态,将海洋这座“蓝色粮仓”打造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优质蛋白供给的高质量发展要地。

  更多海产品走上餐桌,可为百姓提供30%蛋白质

  “中国水产品为百姓餐桌提供了国民动物蛋白需求的30%以上,这个数字对于沿海省份的山东来说可能更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表示,“海洋牧场的建设,不仅使海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质得到提升,而且产出的海产品种类更为丰富,成为老百姓餐桌必不可少的蛋白质来源。”

  根据《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我省将打造成为全国优质高端水产品生产供应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蛋白质当量相当于400亿斤粮食,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稳步提升;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100公斤;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建设向绿色低碳、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转变。经过多年的努力,牧场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养护、休闲渔业等全链条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

  我市正在打造的“牧场”按照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立体式”海洋资源开发,形成了良性的养殖生态循环。“底层养鲍鱼,海参,中层配合大型封网网箱养鱼及吊养贝类,上层加养各种藻类,实现立体利用海域,生物得到合理的养料互补与饵料生态互送。在大幅度提升海洋牧场效益的同时,还有力地修复了海洋生态环境。”王金霞说。随着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形成良性互动,许多海洋牧场都兴起了垂钓运动,休闲海钓逐步成为岛城海上旅游产业“新名片”。

  打造11处海洋牧场,着眼点是健康海洋生态

  海洋牧场是海洋产业新业态,作为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蓬勃兴起。我市自2009年起,建设了王哥庄海域、五丁礁海域、大管岛海域等10处增殖休闲型海洋牧场和崂山湾公益型海洋牧场,总面积达5890公顷。其中6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处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海钓基地,4处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海钓场。目前,全市累计投资8.95亿元,投放礁体222多万空方,近5年累计放流水产苗种105亿单位。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一定海域内营造健康的生态系统,科学养护和管理生物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杨红生认为,“传统海水养殖主要通过外界投入提高产出,重视的是产出和经济效益。海洋牧场更重视生态系统恢复,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水产品的可持续产出。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研究的单位之一,黄海水产研究所早在1981年起先后在青岛胶南和烟台蓬莱近海投放人工鱼礁1000余个,建礁面积近5万平方米,为海洋牧场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关长涛研究员告诉记者,通过人为干预手段,加强渔场环境保护、增殖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海洋牧场建设的可持续渔业发展理念和模式正契合了我国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就在今年,黄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了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莱州湾、青岛薛家岛等海域建立海洋牧场示范区6个,建立荣成桑沟湾等5个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示范,承接完成山东长岛和莱州湾等6个大型海洋牧场规划设计,为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研团队走遍山东,单位面积产量提升2到3倍

  在青岛这片土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研究、推广等工作正如火如荼,杨红生、关长涛等专家学者正带领他们的团队为解决人类优质蛋白高效供给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近年来,杨红生带领团队几乎走遍了山东每一处海洋牧场,“现代海洋牧场构建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项目在山东半岛推广,构建起海湾型和岛礁型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多个国家和行业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实现了从局部修复到系统构建的跨越。以刺参为例,海湾型牧场产出可达300千克/亩,投入产出比1:20以上,岛礁型牧场刺参亩产量由75千克提升至210千克。建立的刺参生态苗培育新技术,单位面积产量提升2到3倍,为资源修复提供了优质苗种保障。与此同时,团队还在牧场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和预警预报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了牧场资源和环境“可视、可测、可报”。

  “时隔20多年后,我们对当年投放的人工鱼礁进行了4个季度的综合调查,结果显示:这批‘古董级’人工鱼礁在20多年后仍保持较好的完整性,鱼礁区的底栖生物量及群落结构明显优于周边海域,礁体上鲍鱼、海参等海珍品附着明显,显现出良好的生态增殖效果。”关长涛说。 “我们通过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鳎、马尾藻类、大叶藻、文蛤、青蛤等10多种黄渤海主要海洋经济生物的增殖放流研究,为渔业资源种群保护与恢复提供了支撑。”他说。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白居易《题海图屏风》中描绘的场景正成为青岛的“日常”:万顷碧波,湛蓝的海面下,各种鱼虾蟹贝以自然的方式生长,海洋正成为我国环境优美、物质丰富、和谐自然的田园式天然牧场。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功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的绿色海水养殖业,在青岛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一幅美好的蓝色愿景已经成为现实。

 

    2018年10月30日《青岛日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