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及以前

【新华社】守护“科学”号科考船上的“红色风景线”——记“科学”号海洋综合调查技术支撑团队

撰稿: 海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8-03-16

  新华社“科学”号3月14日电 通讯:守护“科学”号科考船上的“红色风景线”——记“科学”号海洋综合调查技术支撑团队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雄伟的红色吊臂矗立在船舯,高大的红色吊架安装在船尾,大大小小红色仪器错落有致摆放在甲板。第一次登上“科学”号,第一眼就被船上的“红色风景线”吸引。深入采访后,方知船上还有一支专业的技术支撑团队,精心守护着这些红色的仪器设备。

  作为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功能齐全,仅大的调查设备就多达50多套。例如,水体探测系统有万米温盐深剖面测量仪、走航式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变水层拖曳系统等。海底探测系统有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多道数字地震系统等。深海极端环境探测系统有水下缆控潜器(ROV)、重力活塞取样器、岩芯取样钻机

  2012年9月“科学”号交付使用之初,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参照国际先进的科考船管理模式,专门成立了工程技术部,配备船载实验室。经过五年发展,现已形成一支20多人专业技术支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多岁。

  10日,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声学所,山东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80名考察队员和船员,乘坐“科学”号,从青岛母港起航,奔赴西太平洋,实施麦哲伦海山科学考察航次。

  35岁的姜金光是本航次船载实验室主任。这位曾经在海军潜艇上工作过的小伙子,2012年转业后来到“科学”号。他说自己当初的第一个感觉“是从地下室搬到宽敞明亮的豪宅”,第二个感觉是面对众多从未接触过的仪器设备“头皮发麻心里打鼓”。在科考船上组建专业的技术支撑队伍,当时国内尚无先例。在海洋所工程技术部指导下,船上的技术支撑团队不断进行业务磨合和更精细化专业分工,目前分为操控支撑组、仪器设备组和水下缆控潜器组。

  绞车和吊架是海洋考察中常用设备。“科学”号有5台固定绞车,其中4台是万米级绞车。此外还有集装箱式地震绞车、3000米水文绞车、组装式地质绞车。船尾安装的A型吊架十分先进,但操作起来也极为复杂。

  32岁的丛石磊是操控支撑组负责人,2012年从青岛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科学”号。“刚走出校门就挑上了重担,‘压力山大’。每次设置软件开动绞车,将几千万元科考设备放入几千米深海,心里既自豪又担心。每次出海都提心吊胆,生怕设备出现故障。”丛石磊说,“如今经过不断摸索,我对仪器设备的脾气性格已了如指掌,终于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坦然出海了。”

  最艰苦的时候,丛石磊一年有300多天都在海上。自从“科学”号从青岛起航,丛石磊就带领梁威、王世刚、蔡卫宁等操控支撑组技术人员,每天维护保养船上设备,确保抵达目标海域后以最好的状态投入作业。

  近年来,“科学”号上的“发现”号ROV组不断立功,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在冲绳海槽发现活跃热液喷口、在卡罗琳海山发现“珊瑚林”和“海绵场”等。截至目前,已下潜作业170次。每次海上作业,ROV组的吴岳、高志远、王传波、陈宇等技术人员,在各个岗位各司其职,配合得十分默契。32岁的吴岳是ROV组负责人。五年来,他陪伴“发现”号ROV的时间,比陪伴自己的儿子还要多得多。

  “科学”号此次出航前,技术人员还对“发现”号ROV进行了主浮体修复、控制系统调试、吊点更换等全面维护保养工作。这是“发现”号ROV首次在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园区母基地依靠自身技术队伍完成维护保养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调查设备与国外相比整体上还有很大差距,‘科学’号上搭载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中科院海洋所工程技术部主任刁新源说,“保障维护这些仪器设备在海上正常工作,仅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研发自己的海洋调查设备,进一步提升海洋技术水平。”2017年,海洋所工程技术部已申请了7项专利。

  “耕海探洋、唯真求实、博学创新、厚德致远”,镌刻在海洋所西海岸园区综合测试楼外墙的这句标语,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科学”号的精神,也是中国海洋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