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及以前

《辽宁日报》(2018.01.28):让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撰稿: 发布时间:2018-01-30
 “狠抓创新发展”是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全省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对于创新,代表们有着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辽宁要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

  

    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我省急需全力打通二者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让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代表们建议,我省应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收集与发布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形成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匹配与对接机制,服务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企业发展,促进“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的政产学研合作,切实解决关键技术的瓶颈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据了解,2017年,我省强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年”活动,着眼于三次产业发展需求,全省组织了科技成果对接活动110场,开展了“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地方行”、“两院十校”系列对接、重点产业成果推介、深入重点国企对接、县域经济特色对接、“企业家院校行”六大主题对接活动,各高校、科研院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参与、主动对接,推进转化落地成果3351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1.2%。全省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6.4%。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着力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体系,继续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年”活动,推进沈阳、大连、鞍山联合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壮大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姬兰柱代表建议,我省可利用中直科研院所及省内高校院所,联合创建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以此为平台和抓手,充分发挥我省在新材料、装备制造、机器人、计算机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着力形成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产业集群,为辽宁创新型省份建设、为老工业基地从要素和投资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供动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瓦轴集团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自主创新平台”“合作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三类创新平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建设了中国轴承工业唯一的国家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技术中心。 

    来自瓦轴集团的孟伟代表表示,企业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拥有市场话语权。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要牢牢把握全球市场供需变化的历史机遇,聚焦技术竞争力提升,对标先进找差距,实现重点突破,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要采取“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双轮驱动的技术发展模式,实现高端技术突破。 

    作为一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大连光洋集团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并参与了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项目。目前,该集团正加紧建设新的产业园。新园区内的一座面积为25万平方米的恒温恒湿地下厂房,投产后将创下两个世界之最:一是自我配套率最高,二是厂房规模最大。 

    来自大连光洋集团的于德海代表认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来发展好一个产业,政府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建立起这个行业完整的技术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了完整的技术链、人才链和产业链,企业才能突破技术垄断和限制,才会有产品、有市场。 

    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创新型省份,人才是关键。于德海代表认为,未来产业竞争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省装备制造业领域急需一批掌握多专业、多学科技能的优秀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同时,也需要一批优秀的工匠,没有好的工匠,产品设计得再好也装配不出来。 

    姬兰柱代表认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关部门在人财物等配置上应该提高对人才服务工作的支持力度,围绕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行降低永久居留权门槛、个人所得税减免等人才政策试点;对来辽宁就业的各类人才,在住房补贴、子女入学和人才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 

    □本报记者/王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