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及以前

《中国科学报》(2017.04.17):一份出色的成果转化成绩单

撰稿: 发布时间:2017-04-19

   

     

                  ①沈阳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网三种访问方式示意图。

     

  ②沈阳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网新媒体平台页面。

   

   ③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奖章。

  ■本报记者 沈春蕾 

  5年,为企业产生销售收入517.7亿元。这是中科院递交给辽宁的“十二五”期间技术转移转化成绩单。

  日前,在科技部前往辽宁调研期间召开的座谈交流会上,沈阳分院副院长马越红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中科院与辽宁的合作日益紧密,在辽宁的传统产业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面,中科院做出了很大贡献,沈阳分院将继续促进合作加速。”

  用数据说话 

  “十二五”期间,从中科院与辽宁省整体合作情况看,中科院在辽共转移转化项目578项,其中驻辽4个研究所(大连化物所、金属所、沈阳生态所与沈阳自动化所)的合作项目数占全院在辽转化合作项目数的72.5%。

  马越红指出,中科院与辽宁合作项目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且增长速度加快,表明中科院与辽宁的合作日益紧密。其中,中科院在辽合作项目为企业产生销售收入517.7亿元,其中驻辽4所合作项目共产生销售收入390.4亿元,占76.9%。从中科院驻辽4所“十二五”期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数据看,5年间共转化项目2590项,合同额27.53亿元,其中在辽宁转化419项,合同额4.44亿元,分别占比16.2%和16.1%。

  马越红说:“这些数据都表明驻辽4所与辽宁的产业结合紧密,中科院驻辽研究所是中科院与辽宁省开展科技合作的主力军,同时也说明中科院与辽宁合作仍有非常大的空间。”

  在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马越红代表中科院沈阳分院建议辽宁省相关部门,一方面要继续充分发挥驻辽中科院科研单位的作用,争取将更多的科研成果优先留在本地转化;另一方面要以开放的胸怀,营造各类环境吸引中科院更多驻辽以外单位来辽宁创新,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辽宁。

  靠合作共赢 

  一直以来,中科院沈阳分院十分注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的建设,目前,依托沈阳分院的中国科学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经与鞍山、丹东、营口、阜新、铁岭、沈阳、辽阳、锦州和大连共建了9个分中心,建立了一支以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为主的59人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促进了中科院科技成果在辽宁的转移转化。

  马越红介绍道,近3年,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推动本地企业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签订合作合同142项,签约金额1.88亿元。转移中心及各分中心建设被纳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意见》,成为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依托工作体系。

  下一步,沈阳分院将加大与辽宁省科技厅的合作力度,双方共同致力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争取实现辽宁省各地市分中心网络全覆盖,依托地方力量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等多种方式加快中科院科技成果在辽宁的转移转化,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凭“互联网+”加速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得到广泛地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沈阳分院采用“互联网+”技术,历时一年时间,征集、整理了1000项科技成果和76个专家团队信息,建成了沈阳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网,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为使企业家们能更方便地获取科技成果和专家团队信息,沈阳分院在成功开发科技成果信息网后,又开发了手机App应用和沈阳分院官方微信链接,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查阅所需内容,打造24小时永不打烊的科技淘宝网。

  马越红说:“经过半年多上线运行,沈阳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网和手机App访问量已超过18万次,节约了专家和企业家互相了解的时间,提升了对接效率。”

  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马越红告诉记者,在高技术产业培育方面,中科院驻辽单位在工业机器人、高性能数控、IC制造装备、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五大产业孵化了67家高技术企业,包括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中科三耐新材料股份公司和新松医疗股份公司、沈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5个上市公司(1个创业板、4个新三板),为全省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贡献了力量,并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目前,沈阳新松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依托中科院驻辽研究所孵化的沈阳芯源、沈阳科仪、拓荆公司、富创精密、中科博微等高技术公司,已使辽宁成为中国半导体装备产业的新高地。依托大连化物所孵化的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煤制烯烃及其相关专业领域最专业、最权威的专利专有技术供应商之一,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绿色、高效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开发制造并提供大型储能电站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大连凯特利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大连化物所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沈阳自动化所的智能制造、金属所的先进材料、大连化物所能源化工等创新成果,正在孕育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结“十二五”转化工作,马越红建议辽宁省充分发挥中科院人才优势和科技成果优势,围绕辽宁省8大重点产业,依托研究所建设各类专业孵化器和中试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技术优势和特色的新兴产业,为辽宁省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和新常态下的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科学报》 (2017-04-17 第5版 创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