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及以前

《辽宁日报》(2017.02.23):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撰稿: 发布时间:2017-02-28

  如果把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比喻为一场接力赛,那么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就是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棒。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绩效。

  近年来,我省科技部门按照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供需结合、精准对接的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紧扣重大需求,强化省市联动,积极增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的有效供给,统筹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创新平台与载体,充分发挥金融、中介作用,利用好“线上+线下”资源,让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政策包”有效供给激发转化动力 

  一段时间里,辽宁科技成果转化被指“墙里开花墙外红”。对此,我省科技部门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要做的不是在科技成果外流时进行行政干预,而是要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凭借环境来留住人才和科技成果。

  2014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意见》等16个政策性文件,省人大常委会对《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进行了修订,在国内率先出台了《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暂行办法》,为科技成果转化“能人”开辟了“绿色通道”。

  用足、用好国家及省里出台的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效应。

  省科技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部门,选择16家省属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试点,在企业股权分红激励、横向课题经费管理、扩大高校院所自主权等重点政策上予以突破。

  作为政策试点单位之一,省农科院已经尝到了甜头。

  2016年9月,省农科院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管理办法。提出成果转化所得的80%可以用于奖励研发团队和突出贡献人员,打破了科研团队不能自己“分蛋糕”的规定。

  在政策的激励下,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与企业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转让玉米新品种辽单588,转移所得的80%全部用于奖励,其中纯科研人员不少于50%。

  “短短几个月,我们院下属单位有6个团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共计1000余万元,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省农科院科技处处长张余仁表示,不仅如此,成果转化贡献已经成为人员晋升的权重项,晋升、评职称不再论资排辈。科研人员得到了实惠,成果实现了转化,院所留住了人才,这才是真正的“共赢”。

  一时间,集成的科技创新“政策包”,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我省各类创新主体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和动力。

    转化服务平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正月还没过,坐落在康平县的沈阳华泰塑业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已经拿着企业正在研发的新产品,来到康平县开发区的检测中心做检测。

  “自从葛教授帮我们搭建了研发平台,在园区里就能做一些抗压、抗老化的试验和检测,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去沈阳,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生产研发。”虽然研发平台已搭建一年多,公司总经理易会杰的话语中依旧透着兴奋。

  易会杰说的葛教授是沈阳化工大学的葛铁军教授。2013年,葛铁军到康平县挂职科技副县长。了解到康平塑编产业集群没有一个研发检测平台,他用两年的时间,围绕百余家塑编小微企业的需求,在园区建立了1000多平方米具有省级检验资质的研发检测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塑编加工、成型、检测、分析等方面的设备。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成果转化,更要着眼长远,用科技提升产业的发展后劲。”虽已回到学校工作、但至今仍担任该平台技术负责人的葛铁军表示。

  和康平县塑编产业相似,法库县的陶瓷产业集群也得到了省轻工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扶持,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早在2008年,省轻工科学研究院就在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成立了陶瓷工程产业的研发中心,主要从事材料检测、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等工作。这两年,他们还联合多家省内高校及企业,组建了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了多项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

  辽宁利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由科技成果产业化催生的企业。“我们的技术是利用陶瓷企业排放的陶瓷抛光废渣为主料,生产新型绿色发泡陶瓷,2016年已经在深圳、大连等城市做了示范项目,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总经理马立军介绍,今年公司销售额保守估计也能增长一两倍。

  通过积极推进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各市建立技术转移中心、联合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区域产业需求和企业技术需求得到了有效对接,促进了大批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2016年,我省又新批准组建了38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全省三类平台总数达到128个。目前,依托平台累计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500余个。

  “我省已经形成了覆盖省、市、县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员体系,建立了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已筛选入库项目1061个。”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各项服务功能将进一步优化,力争打造不落幕的网上对接会。

    科技成果更多“落”在辽沈大地 

  如今的辽宁,正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落地生根。

  “我们引进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国家863项目‘复杂零部件及模具制造’3D打印科技成果,研制出大尺寸铸造砂型高效3D打印装备,软硬件体系和成型方法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我国移动式激光3D打印技术的空白。”鞍山森远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斌武告诉记者。

  为了让优势资源得到有效发挥,我省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扎实推进院地、校地合作。仅“十二五”期间,“两院十校”在辽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就达1700余项。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可视化热加工技术”,在辽宁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他们与鞍钢重机、大连重工、福鞍重工等我省企业合作,突破了大型水轮机转轮、大型船用曲轴等重大装备核心零部件的关键制备技术。在金属所的帮助下,沈阳黎明、沈阳铸锻工业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的铸造工艺得到了优化,产品合格率平均提高5%。

  经过4年的建设,中科院丹东育成中心初具规模。育成中心先后引进15个项目入驻,目前已有3家企业成功实现产业化,形成了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PVDC热收缩复合膜、防雨面料、油菜蜂花粉等3个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育成中心入驻项目共申请专利63项,实现销售收入9284.2万元。

  “十二五”以来,中科院与我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422项,合同额3.98亿元,帮助企业新增销售收入507.7亿元。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达70%以上。2016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40.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

  如今,通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我省已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套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线的IC装备机械手等一批重大产品。沈阳机床成功开发出具有智能、互联特征的i5智能控制系统。大连理工大学、高佳化工等单位多项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助力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飞天。沈阳新松机器人、东软集团、大连光洋、鞍山聚龙、鞍山荣信、辽宁奥克等一大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在各领域崭露头角。

  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后一公里”,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辽宁正在实现振兴发展的路上奋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