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沈阳3月22日电 (记者郝晓明)“在整个航次中,‘潜龙二号’表现出良好的近海底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稳定航行能力和出色的避碰控制性能。仅在龙旂热液区一次下潜探测中,‘潜龙二号’就先后有效地完成了30多次规避障碍的控制。”提起海试过程,“潜龙二号”总设计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健难掩兴奋之情。
“‘潜龙二号’西南印度洋的试验性应用,成功验证了‘潜龙二号’的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深海硫化物热液区自主探测技术装备的空白。”刘健说。
本次海试分为验收试验和试验性应用两个阶段。在第一航段的验收试验中,潜水器共8次下潜,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UV进行洋中脊热液区大洋探测任务,获得了断桥、龙旂热液区的近海底精细三维地形地貌数据和磁力数据,同时发现断桥、龙旂热液区多处热液异常点,获得洋中脊近海底高分辨率照片,取得我国大洋热液探测的重大突破。
在第二航段的试验性应用阶段,“潜龙二号”探测面积达218平方公里。“其中,单次下潜最大探测时间达到32小时13分钟,最大航行深度超过3200米,连续4个长航程的成功探测成绩也创下了我国深海AUV之最。”刘健说。
此次海试中,完成近海底精细地形地貌探测和热液活动区的近底光学探测也是“潜龙二号”的一项重要功能。“潜龙二号”采用了测深侧扫声纳水下实时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深海近海底高精细地形地貌快速成图;热液活动区的近底光学探测则是通过拍摄的照片,确认热液喷口及矿产资源。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6-03-23 头版)
传媒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