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及以前

中国科学报(2014.08.21):“蛟龙”号与“龙珠”号协同深海作业

撰稿: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4-08-26
  “第一次在海底用‘龙珠’号拍摄‘蛟龙’号,心情太激动了。”8月18日,刚随“向阳红09”船回来的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副研究员何震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乘坐“蛟龙”号下潜并操作“龙珠”号的经历。 

  两天前,“蛟龙”号圆满完成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本航段中,由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龙珠”号微型遥控潜水器(ROV)成功搭载在“蛟龙”号上开展海底作业。 

  “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当地时间7月16日早上7时,全体人员就位。”何震对自己的首潜,也是“蛟龙”号本航次的首次下潜,印象深刻。 

  7时28分,“蛟龙”号被布放入水;7时35分,开始下潜。与何震一同下潜的,还有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付文涛和中船重工702所高级工程师叶聪。相比他们,第一次下潜的何震,心情既紧张又兴奋。 

  “下潜过程中,为节约能源把灯都关了,外面一片漆黑。快到海底的时候,打开灯光,眼前一亮——白色的沉积物、黑黑的富钴结壳,还有鳗鱼、海参、虾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海底生物非常漂亮。”何震说,“而沿着海山爬行,就像坐缆车的感觉,很有意思。” 

  8时54分,“蛟龙”号下潜到最大深度2424米,并开始海底作业。下潜时放在“蛟龙”号前侧采样篮里的“龙珠”号被“释放”出来,二者通过一根细细的光纤相连。 

  何震坐在“蛟龙”号舱内对“龙珠”号进行遥控操作,利用自带的摄像头,从外围拍摄“蛟龙”号的作业情况。对“蛟龙”号进行全景拍摄,到“蛟龙”号正前方拍摄它的机械手作业。 

  “这次完整记录了‘蛟龙’号进行沉积物取样的全过程。只是由于首次试验,担心在运动过程中作业较为危险,因此拍摄到的是‘蛟龙’号静止情况下的作业过程。”何震说。 

  “龙珠”号的设计目的,是与“蛟龙”号组成“子母式”协同作业模式。除了从外围拍摄“蛟龙”号外,还可到达“蛟龙”号难以进入的一些危险或狭小区域进行观测,在配备机械手的情况下可对轻小目标进行取样。在近10个小时的下潜作业中,“龙珠”号和“蛟龙”号协同配合,圆满完成所有预定工作内容,首次取得了“蛟龙”号海底作业影像资料,进一步拓展了“蛟龙”号的作业能力。 

  何震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对“龙珠”号的照明灯和摄像头进行升级,使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同时,还会在动力方面增加配置,提高“龙珠”号海底环境适应能力。(记者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