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及以前

院士专家团“问诊”东北老工业基地

撰稿: 中国科学报 11月19日 头版 发布时间:2013-11-22
 

认为以产学研合作、绿色化、高值化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是产业升级关键

  本报讯(记者周熙檀、沈春蕾)11月12日~14日,“院士专家辽宁科技咨询专题活动”在辽宁省开展。包括10位院士在内的52位专家“问诊”东北老工业基地。
  本次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司、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和中科院沈阳分院共同组织,旨在进一步推动中科院院地合作与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紧密衔接。
  专家团兵分六路,深入辽宁精细化工、菱镁、激光、专用车辆、生物医药、仪器仪表六大产业基地,对各产业发展普遍存在的产业链不完善、龙头企业待培育、高端产品缺乏等共性问题进行研讨。
  专家团认为,以产学研合作、绿色化、高值化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是产业升级的关键。
  中科院院士费维扬在考察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和盘锦石化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时建议,辽宁省化工产业要形成特色,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同质化生产、产能过剩和资产闲置;同时要注重原料基地的建设,统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
  在辽宁鞍山海城、营口大石桥市菱镁产业基地考察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指出,现有产业加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工业废弃物产生量大,亟待升级。比如利用塑烧板除尘设备,可提高轻烧粉的利用率,减少粉尘排放。另外,要加强低品位菱镁矿、等外矿、尾矿的综合利用,力求打造无废菱镁矿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柯伟认为,应注重研究菱镁矿煅烧新技术,实现清洁化生产。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关于“高固气比悬浮态热处理和反应”的新工艺研究成果,成为清洁化生产和产业升级的希望。
  针对激光产业核心工艺研发薄弱、关键技术发展落后的根本性问题,中科院院士林尊琪建议,辽宁可借鉴德国激光产业计划的成功经验,建立产学研贯通一体的新型研发平台。
  针对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差、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中科院院士姚开泰等专家建议院地或校企以研发大品种、新药(新靶点和新结构的I类新药)为目标,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团队攻关。
  在专用车辆产业考察中,针对企业发展参差不齐、产品雷同、产业链尚不完善等问题,专家建议集聚各方力量,聚焦优质大项目。值得一提的是,11月13日,中科院院士闻邦椿及其团队在辽宁(铁岭)专用车生产基地设立了院士工作站。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基地具有较完备的产业链配套体系,产品水平较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等专家认为,该基地具有与国外相关技术产品进行竞争的能力,将为国家科技和工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据了解,自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以来,通过部署实施各类专项行动计划,中科院在东北地区累计支持产业化项目89个,投入经费共计1.064亿元。
  《中国科学报》 (2013-11-1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