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展
您当前的位置 :

  环境中的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对土壤、农作物、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其环境行为已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这对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检测多采用色质谱联用技术,存在样品采集运输时间长、前处理过程繁琐、分析周期长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高效富集技术和高通量检测技术等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这些新技术标志了有机污染物检测的发展趋势,也成为影响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特征研究的关键因素。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颜红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检测技术研发,带领团队基于分子印迹传感技术开展了有机污染物检测新方法和新装置的研发工作,以期研制精准、便捷的环境有机污染物快速分析仪器。团队前期研究开发了有机污染物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分子印迹膜电极、分子印迹阵列传感速测卡和分子印迹光子晶体速测卡等技术或材料,相关技术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发表论文12篇,申请专利4项。 

  近日,该团队在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开发了一种融合分子印迹技术、量子点编码技术和流式微球技术的高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以量子点修饰的分子印迹微球构建流式荧光传感单元,利用分子印迹技术的特异吸附性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专一、高效富集,通过吸附分子与量子点其在传感单元表面发生量化荧光猝灭反应,利用流式技术快速精确采集传感单元荧光信号,建立待测物浓度与荧光强度的相关性,实现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快速检测。采用该方法对环境水样进行测试,对毒死蜱的检出限可低至0.01 mg/L,回收率达92.8 4.8 %;克百威检测限可低至0.2 g/L,回收率达94.1 3.7 %,可在1.5小时内完成测试。该方法从原理上诠释了对待测物专一识别与快速分析的可行性,且操作简单,耗时短,为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团队正在进行配套检测仪器的研制,努力将该成果尽快推向科研应用,为环境领域有机污染物研究提供技术。 

  以上研究成果以“A Novel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Chlorpyrifos by Combining Quantum Dot label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with Flow Cytometry”和“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Dot-bas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Composites for Optosensing of Carbofuran in Water”为题分别发表在Analytical LettersAnalytical Sciences期刊上,张红副研究员、周强博士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均为王颜红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和沈阳市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1 2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