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新正研究员等完成的“鳐类或鲼类标本的制作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0510046398.3)
该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标本制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将鳐类或鲼类鱼类制作成标本的方法,在样品腹面中缝开口剥离样品皮肤,使用酒精浸泡,使用三氧化二砷处理,制作木质内胎模,在鱼类学专家指导下整型定型,自然晾干。本发明利用酒精浸泡、三氧化二砷处理、制作木质内胎模等将鳐类或鲼类鱼类制作成标本,克服该类标本在现有制作技术下易变形、易腐烂的缺点,使标本不变形、不腐烂、不褪色、逼真,保持样品原貌,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鳐类鱼属软骨鱼纲鳐形目、电鳐目,俗称老板鱼,鲼类属软骨鱼纲鲼形目,其中蝠鲼科的种类翼展可达3米以上,俗称海怪。两类鱼均为背腹平扁呈片状的软骨鱼类。由于其形态怪异,除可食用外,越来越多的水族馆、博物馆将它们作为观赏性鱼类。除个别种可以养在水族箱中外,大部分种类由于生活习性和成本的关系而被制成标本观赏。液浸标本—般浸泡于酒精、福尔马林等保存液中,但由于受保存容器、保存液的浸透保存能力等的限制,浸制标本保存效果较差或根本无法保存,目前的干制标本存在着失真、观感性差、外层皮肤处理粗糙使保存期短等缺陷。(海洋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