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拍摄到的“海底花园”(5月28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科学”号5月28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科考队员28日在马里亚纳海沟南侧海山发现了近10片五彩斑斓的珊瑚林。林内各种珊瑚和柱星螅等集聚生长,犹如“海底花园”一般,实属罕见。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拍摄到的“海底花园”(5月28日摄)。新华社发 

  当日,“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从一座海山的东侧半山腰开始往上爬,对底栖生物与岩石进行调查及取样。在约880米深度,“发现”号实时回传的高清视频画面中出现了一片色彩斑斓的“海底花园”,有金柳珊瑚、丑柳珊瑚、棘柳珊瑚、黑珊瑚、柱星螅等,还有海绵、蛇尾、铠甲虾等在珊瑚林间生长。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拍摄到的“海底花园”(5月28日摄)。 新华社发 

  在随后“登山”过程中,“发现”号又发现了多处类似的“海底花园”。虽然面积都不大,但与其他只有零星生物的地方相比,显得蔚为壮观。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拍摄到的“海底花园”(5月28日摄)。新华社发 

  “深海珊瑚林多见于南北纬30度至两极,正在调查的这座海山位于北纬10度的寡营养海域,形成如此色彩斑斓的多片珊瑚林非常罕见。”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说。

  据介绍,南北纬20度以内的西太平洋海域远离大陆,没有陆源的营养盐补充,同时水体常年上热下冷,上下水体基本不交换,导致底层丰富的营养盐上不来,因而被称为寡营养海域。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拍摄到的“海底花园”(5月28日摄)。新华社发 

  专家分析其原因说,一方面,“发现”号调查的区域位于海山迎流面,此处洋流复杂,且流速较大,底层洋流将富含有机物的“海洋雪”带到这里,为滤食性生物珊瑚带来了丰富食物;另一方面,这座海山的底质环境稳定,有利于珊瑚、海绵等生物的附着、生长和长期汇聚,而它们又可为蛇尾、海百合、铠甲虾等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拍摄到的“海底花园”(5月28日摄)。 新华社发 

  海山又称海底山,是指海底高度超过1000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

  “科学”号正在执行的是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科学调查”航次任务,于5月18日从青岛起航,计划6月23日返回厦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