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社青岛2月28日电 (记者 杨兵 胡耀杰)针对日前中国首次实现深海六千米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28日在青岛表示,借助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卫星实现深海与陆地“同频互联”,彰显了“中国造”的深度与高度。

  记者当日来到位于青岛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西海岸新区码头,在中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上,王凡介绍说,6000米深海数据“北斗”卫星实时通信潜标自布放以来,已安全运行接近3个月。这套中国自主建设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以下简称“西太观测网”)借助中国自行研发的通信卫星实现了深海与陆地“同频互联”。

  王凡称,中国科学家是在2018年第6次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中,对“西太观测网”进行维护升级时,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相关技术解决了深海潜标载荷容积小、供电少和数据量大等难点,并首次实现深海潜标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改变了中国以往依赖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对中国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均有显著提高。

  据了解,深海数据的实时传输对海洋预报系统的完善与科研成果的加速产出意义重大。

  王凡说,上世纪90年代,海洋卫星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海洋表层数据的实时传输,美国和日本建成的赤道太平洋浮标阵列,提供了实时的海气通量与上层100米海洋温度等数据,为监测、预报及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海洋气候现象作出贡献。

  亲身经历该次科考的航次首席科学家汪嘉宁研究员说:“经过5年多的发展,我们已在西太平洋和印尼海关键海域布放30套深海潜标、5套大型浮标,共计1200余件观测设备,成功获取了观测深度达5800米、连续多年的温度、盐度和海流等数据,不断刷新中国观测网获取深海数据的最长时间纪录。”

  他认为,“西太观测网”能连创多项纪录,主要归功于中国科研人员攻克了深海观测数据“长周期稳定实时传输”等多个世界海洋观测难题。作为中国首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西太观测网”借助“北斗”卫星已实现10套潜标的深海大容量数据安全、可控的实时传输,这填补了一项国际“空白”。相关科研和业务人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实时掌握深海大洋的水文与动力状况,进而在对深海数据的查看模式上,实现从“录像回放”到“现场直播”的转变,获取的连续实时数据,能够为中国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目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签署了“西太平洋深海实时化潜标观测数据使用战略合作协议”,对深海实时化观测数据进行了拓展性应用。“西太观测网”为中国后续的大洋观测网建设提供示范,随着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万米数据通信实验并获得成功,这为其实现全海深数据实时传输奠定了基础。(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