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王琦报道 不用遥控器,通过做出各种手势,就能操控无人机在空中飞行……在本届公众科学开放日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最新研发的人机协作的智能无人机系统首次亮相。未来,对于无人机的操控将不再复杂,更加自然化。
昨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在沈科研机构公众科学日启动仪式在中科院沈阳生态所举行。本届公众科学日的最大亮点就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一些最新研发成果首次亮相。其中,曾参与过抗震救灾的地震应急搜索可变形机器人、废墟环境自适应生命探测机器人和人机协作的智能无人机最受关注。
现场演示人员戴上橙色胶皮手套,做演示前的调整。当演示人员将手抬高,无人机也随之升高,降低时,无人机也随之降低。随后,演示人员通过其他手势,为观众带来飞行表演。
上述操作都是基于视觉的智能手势识别技术,使无人机可以根据人的意图来完成不同的飞行任务,从而实现了飞行平台上的人机协同作业功能。操控的过程中,演示人员只需要对着摄像头比划相应手势即可。根据已经公开的资料,该系统是国内第一套基于视觉的智能手势控制无人机系统。
演示人员介绍说,系统视觉识别模块创新性地采用了在线实时特征提取与编程技术,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使手势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9%以上,同时还具备个性化手势定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需求,实时采集用户的手势并训练识别系统,实现不同手势功能的灵活定义与切换。
“这是为了让无人机的操控更加自然化,随着逐步研究,未来通过手机摄像头比划手势来操控无人机也是可以实现的。”演示人员说。
除此之外,在机器人展区还可看到“潜龙一号”“潜龙二号”和“海斗”号三款水下机器人的模型,“海翼”号水下滑翔机、“龙珠”号ROV和“探索100”小型自主水下机器人三款水下机器人的实物。
本组图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琦 摄
天空中 当演示人员将手抬高,无人机也随之升高,手降低时,无人机也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