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科学报 记者马卓敏)那山、那水、那林,映衬着霞光,宛如清新灵动的水墨画。这里是典型的东北次生林区,生态多样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这方远离都市喧嚣的绿洲上,一群科学家正在为我国的林区事业倾注着心力。

  如今,国家实施了天然林全面禁伐,如何在恢复提振森林生态功能的同时,实现林区经济长远发展,成为满足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于是,在这片位于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的大山里,科学家们积极开展起森林保育、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使这里成为中科院为地方企业与林农建立森林保育与林下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体系的典范。

  科技是“法宝” 

  在天然林全面保护的背景下,林区百姓该如何依托林区良好的非木材资源,发挥出山区特色产业优势呢?

  “明确森林结构与生态功能和非木材资源的关系,是提升森林生态功能与合理开发林下资源的关键。”在逐渐摸索中,中科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朱教君意识到,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走出林区经济转型之路。

  为此,该团队首先集中力量攻克了森林生态功能提升的技术瓶颈,如突破林分结构量化新方法,提出透光分层疏透度概念并量化,实现林分垂直结构精细化和林分结构调控精准化等。

  “林药、林果、林菜、林花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朱教君说。为此,该团队拓展一切技术渠道,支持林区建设。他们基于不同森林结构进行品种引进、快速繁育、原生境生态培育,研发集成了林区重要的生物资源利用技术。

  在确保森林资源有效保护与恢复、提升生态屏障功能的同时,科研人员开始着手解决林下资源种植、养殖、加工等关键技术,集成了山野菜种植、加工技术,林蛙养殖以及林下参种植等多项技术。

  据副站长于立忠介绍,他们量化了山野菜生长环境,明确了生态培育的光环境阈值,为增加林农创收奠定了科技基础。“如对浑河上游水源涵养林的建设,蓝莓、软枣猕猴桃品种选育,林蛙养殖,中草药、山野菜、林下参等种植技术等,都已形成示范效应。”他说。

  “四位一体”促发展 

  值得肯定的是,如今该团队已将中科院研发、集成的森林保育和资源有效利用技术推广到了地区的森林经营部门、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林农手中,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

  在突破技术瓶颈后,团队将研发的森林保育技术推广到国有林场等林业生产企业,显著提升了典型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将集成的林下资源利用技术推广到了清原县的有机食品加工企业,既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延伸了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加了林农的经济收入。

  而这种一体化的创收模式,还要归功于团队践行的政府、科技、企业、合作社“四位一体”森林保育和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体系。

  这种由政府牵头,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将科研院所集成的技术通过合作社等形式推广给林农,解决林农生产中技术难题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林产品的附加值,也增加了经济收益和科技贡献率,可谓“一箭双雕”。“我们与地方政府配合,形成森林经营技术方案,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将森林资源保育技术推广到林业生产企业,并针对林农进行了技术培训。”朱教君说。

  通过实践,如今该团队已有效提高了地方森林经营水平和典型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观念转变是关键 

  如今,团队有声有色地深挖林区可利用资源,他们将集成的山野菜人工繁育、归圃栽培等技术,应用于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绿色食品深加工有限公司;将研发的中草药规范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林下参、中草药种植、山野菜繁育、林蛙养殖等技术应用到县域种植与养殖农户中,并在县域范围内建设浆果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厂,将林下资源开发的产品直接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在开展工作中,团队也感到,虽然林农对发展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热情很高,但由于发展林下产业投入较大,成本较高,林农资金短缺、贷款难,规模也很难做大做强。此外,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区域性强,大部分成果的转化受到资源、环境、政策、人为因素等影响,短期内难取得显著效益,从而限制了林业技术推广。

  “由于大部分林农希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使得他们的科技意识并不强烈,还存在一定的观望心态。”团队成员杨凯认为,带动林农致富,不仅要提高林农经济收入,重点在于转变林农观念和提升林农整体知识水平。

  基于此,团队组织专门队伍、人才,认真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源的市场供求变化动态,引导林农种植高效、高值作物以及绿色食品,推动林区由单一种植向多元化种植转变,推动林农致富。

  这些成果使该团队荣获“2016年度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这不仅是国家对清原站工作的认可,更是激励未来“清原人”努力的动力。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7-04-13 第4版 综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