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记者 黄光辉 潘毅  发布时间:2017-03-17

  来源:央广网

    

  中科院副院长张涛。(央广记者黄光辉 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央广记者黄光辉 摄)

  央广网北京3月17日消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共同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投产成功。这是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化技术应用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表明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将率先拥有设计和建设百万吨级大型煤基乙醇工厂的能力,奠定了我国煤制乙醇工业化的国际领先地位,对于缓解我国石油供应不足,石油化工原料替代,油品清洁化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大有裨益,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及缓解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从1995年7.6%上升到2015年65.4%,对外依存度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50%)。这严重影响到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2016年,中国汽油表观消费量11983万吨,按国内E10乙醇汽油标准,需燃料乙醇1198万吨。燃料乙醇对国家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介绍说,长期以来,利用化石资源生产乙醇一直是全世界努力的目标。基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亟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燃料乙醇成套技术。2012年,大连化物所和延长石油开始联合开展“合成气制乙醇整套工艺技术”项目研发工作,2013年完成了项目中试研究工作。2015年6月,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对该项目中试成果进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技术指标先进、应用性强,与国际同类技术相比,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被列为中科院“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A类战略先导专项重大任务和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计划重点项目,也被列入国家能源局《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

  2012年大连化物所与延长石油启动了“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2016年10月装置建设中交,2016年12月开始装置联动试车,2017年1月11日产出合格无水乙醇产品,纯度达到99.71%,主要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工业示范装置投产和稳定运行证明了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以示范项目为基础,可为百万吨级大型工业化乙醇装置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及建设和运行经验。目前,延长石油集团已经完成了50万吨工业化装置的可行性研究,并启动了工艺包的设计开发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全面战略合作地不断深入,双方共同研发的项目也逐渐开花结果,多项技术逐渐进入中试或工业性试验阶段。双方通过对合作的项目进行整合,共享资源,分散风险,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china.cnr.cn/gdgg/20170317/t20170317_523663452.shtml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