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8月18日讯:昨日下午,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号从青岛母港起航,赴西太平洋、南海执行中科院“深海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等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相关科考任务。起航之前,记者随船采访科学家们和船员们的部分备航工作,为“科学”号科考进行了提前打探。
打探深海生命现象的主力有多年轻?
此次“科学”号考察任务约为期一个月,分两个阶段:前半段在冲绳海槽热液区,后半段在中国南海冷泉区进行深海极端环境的原位探测与分析。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鑫博士担任此次科考任务的首席科学家,他告诉记者,深海并非想象的只是一片荒漠,海底的生物其实很丰富,“只是它们的生物过程和人类以及地球上其他靠太阳生存的生物不一样。”据了解,热液区就是从海底有高温高压的强酸流体喷出来,像一个黑烟囱一样,在周围形成一个不需要光的生命区域;而在冷泉区域,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分解后像一个气烟囱一样冒出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一些特别奇妙的化学过程导致了海底的生命现象,我们一个航次就可以把现在深海研究的两个热点进行对比研究,这两种生态系统到底是怎么形成演化的?它们怎样影响了周围的海洋环境?非常有意思。”
交谈中记者发现,如此前沿的科考任务,担当者却是一群年轻的80后、90后。此次科考队队长栾振东刚刚40岁,已经是全体科考队员中最年长的了。张鑫生于1981年,也感慨自己是“老大哥”了:“船上很多技术员都是90后呢。”旁边,43岁的船长陈修峰笑着说:“船上除了大厨等两三个老师傅,没人比我年龄大了,你们哪能算‘老’?”
一群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科技工作者,颠覆了人们对科学家 “白发苍苍”的传统印象。
深海探测设备全部为自主研发
栾振东介绍,先导科技专项就是用来引导某个方向最前沿的科技研究,此次科考携带的自主研发设备并不都是国际最先进的,但应用性特别强,“国外或许有某些概念性或理论性的东西,但我们不一定用得上。而我们的设备研发有的放矢,可以帮我们拿到深海的第一手资料。”
而实际上,记者从舱内的实验室一路走到甲板,见识到的不少探测设备都具有 “国际唯一性”。据了解,热液区的流体温度高达400多度,如果将样品取上船再做分析研究,变化的温度和压力将导致海底生命的死亡,“所以,我们此次主要做的就是原位探测,相当于将实验室搬到了海底。”张鑫说。
在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十几套深海设备中,有一套激光拉曼光谱仪可以搭载“发现”号深海缆控潜器水下机器人下海,直接插到热液喷口里,直接测量高温高压热液喷口的流体里面的化学成分。据悉,这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做这项实验的光谱设备。
深水可视化轻型柱状取样装置
两台深水可视化轻型柱状取样系统,主要用来做沉积物取样,“这套装置目前国际上也只有咱们拥有,对研究古海洋地质特别有用。”栾振东说,这套设备能看到海底沉积物的状态,包括收集高度、姿态、方位和倾角等重要数据。
测海底沉积物温度梯度的热流探针
还有深海热流探针,相当于一支巨大的“海底温度计”,能够同时测出沉积物的温度梯度,准确率达到0.001度;原位过滤系统可以从几千升海水中过滤出1克的样品膜;固体保温保压取样装置能够将可燃冰从海底带回船舱,温度最多有两三度的变化……
深海沉积物捕捉器
记者摸着一个圆篓样的东西询问:“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张鑫笑着回答:“取样的,也可以捉螃蟹。”“那船上有海鲜吃啦!”“不能吃,特殊海底环境生存的螃蟹都重金属超标。”
8000多斤食材保证三餐不重样
除了科研设施的装运,起航前最有趣的事是参观供给仓库。大厨韩伟为大伙操办伙食已30多年了,他带着记者在一个个仓储冷库里整理供给,时不时还会透露两手他的烹调“秘笈”。
超过零下18度的鱼库和肉库里,1500多斤海鲜及2000多斤鸡鸭牛羊猪肉一应俱全,不过肉库里的肉类食材全部是一袋袋散开铺放的,韩伟一边整理一边说,“这是刚采购回来的,得等它们都分别冻住了,才能收拾起来,不然就不新鲜了。”
蔬菜库里一台臭氧机在嗡嗡地运转着,3000多斤各类鲜蔬是全体船员和科考人员最重要的餐饮补给。韩伟走进一堆堆货架之间,再一次仔细查看了放鸡蛋的箱子,固定了一下, “有了这个东西,风浪大的时候也不怕鸡蛋会被碰碎了。”
通常来说,船出海时间一长,大伙就很难吃到新鲜蔬菜,但是韩伟有办法,他会在上船之前专门做一部分冷冻菜,“这次航行时间短,不用准备太多。以往的航次,航行四五十天之后大家还能吃到我做的新鲜韭菜、西红柿呢。”对此,韩伟特别自豪。
据了解,航行期间,船上很少有“即食”食品,每天的馒头都是厨师们动手现蒸现吃。记者在粮食干货库里看到不少地瓜、玉米等粗粮,还有各种各样的豆子,“每天给大家做各种杂粮粥,保证半个月的早餐不重样!”
各种新鲜食材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 娉/文 周光辉/图 2016-08-18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