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3项专利技术助企业提质增效

  “我们企业生产的钢铁产品出口德国,但在产品的精细度上还有提高的空间,这次技术推介会让我们找到了技术对接的渠道,对我们企业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在611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联合辽宁省科技厅共同举办的“先进钢铁材料加工技术专题推介会”上,一家丹东的钢铁加工企业道出了很多同行的心声。

  在此次推介会上,金属所研究人员孙明月向30多位来自辽宁省内钢铁、重机企业代表发布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依依院士研发团队研究的可视化热加工、中频炉深脱磷和新概念钢铁大铸坯制造三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针对当前铸锻与特殊钢行业亟待解决的“节能减排、提质增效”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开发创新的清洁冶炼和热成形技术,提升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减少环境污染都有积极意义。

  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康秀红向记者介绍,此次发布的三项技术是该所10多年来积累的科技创新成果,其中的可视化热加工技术改变了铸件生产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废品率高、工艺出品率低,大型铸锻件必须依赖进口的局面,对于传统的“睁眼造型,闭眼浇注”的工艺是一个质的突破。中频炉深脱磷技术可以通过中频炉将磷含量由通常的0.025%降低到0.005%,完全满足高品质特殊钢的制备需求,并且同时减少有害气体、固废和颗粒物排放量。而新概念钢铁大铸坯制造技术则有效解决了大型铸坯成分偏析、中心疏松等缺陷,成材率高于90%,比现有工艺成材率提高了5%以上。目前,这三项技术已经已经累计获得了超过30项专利,并在全国近60家企业投入生产或试产,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此次推介会,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辽宁省内的企业升级现有技术,让钢铁行业在提高生产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让天空更蓝。”康秀红说。(记者宋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