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陈瑜)对马航MH370客机残骸的搜寻工作进入第38天,搜寻人员再未探测到新脉冲信号。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搜寻马航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官员表示,14日17时左右投放“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潜水器搜索,首次搜寻区域40平方公里,作业时长24小时。“潜龙一号”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首个实用性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水器“潜龙一号”同样具备在该区域作业能力。
“‘蓝鳍金枪鱼’其实就是一种有螺旋桨的AUV,最大特点是可以执行局部海域精细调查任务。”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海洋技术装备研究室副主任俞建成研究员告诉记者,水下机器人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载人潜水器、有缆潜水器(ROV)、水下无人无缆潜水器(AUV)是三类最重要的潜水器。
AUV“家族”成员也有分工。他介绍,“蓝鳍金枪鱼”专为深海探测开发,拥有螺旋桨,搭载声学、光学探测设备,在水下可水平航行,执行精细调查任务时能派上用场。通常情况下,它首先使用声呐设备进行较大范围的声学探测,发现可疑目标后,改用光学照相或摄像机进行直观的光学探测。
此前专家初步分析,疑似黑匣子所在区域水深在4500米内。
“‘潜龙一号’同时搭载测深侧扫声呐和照相设备。”刘健告诉记者,“潜龙一号”以锂电池为动力,最大续航能力24小时,配有测深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等探测设备。“潜龙一号”有三种工作模式:声学探测模式、光学探测模式、声学和光学综合探测模式。2013年在5000多米的我国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近海底潜行作业将近30小时,顺利完成应用性试验工作,获得了一批测深侧扫、浅地层剖面、水文等资料。
刘健介绍,潜水器能完全进行自主控制、航行、定位等作业,下水前可按设置参数自动或人为生成水下航行路径,并按照规划路径航行。当遇到水下障碍时,会采取避碰措施进行避障航行。他同时谨慎地表示:“如果地形特别复杂,AUV在复杂海底航行也有一定风险,需要根据船载多波束的探测结果精心设计航行路径。”值得一提的是,它不需要人员下艇(水)即可在母船甲板回收,试验时海域普遍处于四级海况(五级风力,浪高在2—2.5米间)状态,均实现安全回收。
搭载“蓝鳍金枪鱼”的“海洋之盾”号上还有一种先进的搜索设备——声波定位仪。同一时间内,声波定位仪的搜寻面积相当于“蓝鳍金枪鱼”的6倍,但由于“蓝鳍金枪鱼”在搜索过程中会发出脉冲信号,可能会对声波定位仪的探测工作造成干扰,因此两者不能同时参与搜索。之前声波定位仪已捕捉到4次可靠的黑匣子信号。
中船重工测控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搜索人员不会一下子把“蓝鳍金枪鱼”放到极限深度,可能先放两千米三千米,除非看到已经很像飞机的残骸或者是某个人工部件,它才会潜到4500米。“难度还是很大的。”她表示,海底地貌很复杂,海底的洋流和速度都可能影响“蓝鳍金枪鱼”的速度和方向。
澳大利亚搜寻马航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总协调人休斯敦说,虽然暂未侦测到新的脉冲信号,但之前侦测到的4次信号提供了一些可靠线索,将进一步分析这些线索,以缩小搜寻范围。他还说,“海洋之盾”在13日打捞上来一些物品,同时发现了一些油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