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2日,东太平洋。随着长基线定位系统收阵,“海洋六号”船大洋29航次科考最后一个航段的核心任务——我国自主研制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首次大洋试验应用性工作顺利结束。12天里,“潜龙一号”在太平洋下潜7次,在5000多米我国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近海底潜行作业将近30小时,完成声学等探测92.1公里,探明33平方公里海底精细地貌,设备性能得到了全面检验。
当地时间10月1日“海洋六号”船抵达东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这里是“潜龙一号”本次试验性应用的工作区。“海洋六号”船已于前一航段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该区进行了详细的地形探测,并获得了CTD测量资料,为“潜龙一号”的这次试验做好了技术准备。
10月2~3日,首先进行了长基线的布阵和测阵工作,之后开展了两个潜次潜器综合性能检验工作,特别对“潜龙一号”南海海试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验证。
10月4日,从第三个潜次开始,在确定各项性能正常的情况下,“潜龙一号”试验转入了试验性应用阶段。根据航次设计,每个潜次在试验区内规划了多条平行测线,进行近海底50米定高声学、水文综合探测。
据介绍,“潜龙一号”在水下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非常齐全,其智能控制系统只要接收到威胁潜器安全或者异常信息,均会抛载上浮实现自我保护。在之后的试验性应用潜次中,“潜龙一号”从开始的无动力下潜、定深悬停,到正式作业的定高自主潜行、自主组合导航等,都进展顺利,性能稳定正常。从第三个潜次开始,“潜龙一号”连续三次实现了长时间近海底科学探测,连续作业时间分别达8小时5分钟、8小时30分钟以及10小时5分钟。试验期间,“潜龙一号”成功尝试了夜间安全布放与回收,准确避开恶劣海况对试验的影响,检验了四级海况下作业的安全性,为今后的正式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0月12日,历时12天的“潜龙一号”试验性应用工作结束,共进行了7个潜次的试验与应用,最大下潜深度5162米,在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进行海底探测28小时53分钟,共完成了近海底声学、水文等综合调查测线92.1公里,获得了约33平方公里的海底测深侧扫资料、浅地层剖面数据以及相应的温、盐等物理海洋数据。
项目负责徐会希说,“潜龙一号”大洋试验性应用的目的是全面检验潜器本体功能以及探测设备的技术性能,并对预定的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进行试验性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潜龙一号”布放回收安全、顺畅,潜器自主运动控制、高精度水下定位以及探测功能正常,说明“潜龙一号”在总体集成技术、深海导航及定位监控技术、高智能控制技术、深海探测技术、多声学设备协调技术、布放回收技术等技术难点上实现了突破。通过对获得的海底地形地貌、浅地层资料处理分析,数据质量良好,这些数据将为我国多金属结核专属勘探区未来的开发提供宝贵的精细地形资料,显示了“潜龙一号”特有的近海底作业优势。另外,在整个下潜过程中,“海洋六号”船通过科学组织、严密施工,成功实现了4级及以下海况下潜器全天候安全布放与回收,克服了夜间作业的困难,探索了一套安全、高效、规范化的作业模式,为今后“潜龙一号”实现深海大洋的全面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介绍,6000米AUV项目(“潜龙一号”)是我国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规划项目之一。该项目以太平洋底多金属结核调查任务为主要目的,兼顾大洋其他多种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发需求,最大作业水深为6000米。“潜龙一号”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声学所、哈工程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据首席科学家刘方兰介绍,2013年3月,“潜龙一号”在千岛湖完成湖上试验后,于今年4月在南海进行了首次海上试验。在南海的首次试验中,“潜龙一号”最大下潜深度4159米,水中工作时间6小时2分,同时进行了声学、光学和水文等项目探测试验。(记者 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