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很多人的心里,科研是距离自己遥远的上层建筑,但事实上,伴随经济的发展,科研进步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细节,比如层出不穷的手机,比如日新月异的通讯技术……
而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早在1988年9月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这种生产力随着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之后,诞生出一批又一批的商界骄子,他们对科研的领悟更有体会,正如北大方正的总裁王选曾说:“科技顶天,市场立地。”这两句话道出了科研的目标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翻译成通俗的说法是:科研水平必须是世界顶尖的,科研成果必须按市场需求应用到经济发展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作为沈阳,新中国的工业重镇,以沈阳为核心的“辽老大”曾创造出多个“全国第一”,在改革开放深化进行的现在,沈阳的科研院所们还如同往昔,继续保持着原来的光荣吗?
即日起,本报将分期推出沈阳科研院所系列调查,探究他们的研究方向,展示他们研究出来的机器人、无人机、千米高楼技术等等科研成就。
他们造出了机器人、直升机、百米高楼
在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找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不是难事,只要问路,就会有人热情指点:“你找造机器人那地方啊,就在前面。”可见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机器人已经深入人心。
拥有国家级背景的科研院所,是科研领域的排头兵。而在沈阳有10家左右这样级别的科研院所。他们往往都是中科院和各部委下属机构或者分院,有强大的后盾,研发的是业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同时,他们研发的很多技术不仅在沈阳本地实现转化,还被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黄金时代
根据沈阳国有科研院所的发展渊源,具体可以分三种类别:驻沈中直国有科研院所,驻沈省直国有科研院所以及市属国有科研院所。
其中驻沈中直国有科研院所的行业特殊,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机构多是在建国初期实施“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沈阳市经济结构和发展等综合因素建立的,主要分布在军工、航空、航天和冶金等国民经济支柱和国家社会、经济命脉行业,由于这种特殊性质,相当数量的科研人员,掌握着国家战略发展和高、精、尖的核心技术机密,对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驻沈省直国有科研院所则与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紧密结合,主要有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电力等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
市属国有科研院所则根据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沈阳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多数院所已经完成了转制,院所的运营以及管理基本企业化,这也就意味着,市政府不再为市属科研院所下拨科研经费,院所的生存更多依赖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已经退休的卢振明曾经是某驻沈的中直科研机构的总工程师,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50年代,刚刚成立的沈阳市国有科研院所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因为彼时特殊的世界格局,科研院所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基本上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卢振明回忆:“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科研院所是国家下拨科研经费的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普遍比同龄人高,再加上额外的公费医疗,退休后100%工资以及福利分房,让科研人员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生产当中。”
这种重视科研的举措,也在当时得以显现: 第一台卧式镗床、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第一架战斗机、第一艘导弹潜艇、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辆大功率内燃机车……这许许多多标志性的“第一”,成就了辽宁“新中国第一个工业基地”的称号,这些个第一,必然要有强劲的科研力量做后盾。
考验与机遇
卢振明所感受到的黄金时代,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整个中国都要面对的改革大潮,而从五十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也出现了人员老化,年轻科研人才向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流失的问题。
一家科研院所老干部对本报记者表示:“流失的人才大都是高校毕业后,经过培养锻炼的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流向都是待遇更好的非国有企业。在2000年左右,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此做过详尽的调研并写成报告,呈交给相关部门。”
一个鲜活的例子就是: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被分配到沈阳某科研院所,很快成为专业技术骨干,负责数据库及接口工作,科研院所本打算将其作为后备人才着重培养,并送其去国外短期培训,结果培训结束后几个月,该人就辞职而去,理由很直白,接收他的合资企业,开出的薪水是科研院所的4倍。
数据显示,该科研院所仅1996年——2001年的5年里,流向外资企业的人才就占据了全部流失人才的60%,无一例外,更高的工资是科研人员们跳槽的首选理由。
有研究表明,当时流失人才的专业也与当时经济发展的趋势吻合,多数都出现于无线电通讯、电气、计算机、材料、机械等领域,而且,硕士生的流失率高于本科生。
让沈阳科研院所青年人才培养遭遇考验的不仅仅是外企给出的高额薪水,随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移民国家放宽了对技术人才移民的限制,不少国有科研院所的高技术人才申请移民。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科研程序中最核心的人才,也逐渐摆脱了曾经的流失,进而有了更好的保障。
记者采访中得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目前有工作人员13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是国内在材料科学领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数最多的单位。
近年来,沈阳一批科学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体现了沈阳科研院所的国际影响力。
金属所的王京阳研究员2012年荣获美国陶瓷学会工程陶瓷部Globe Star Award,卢柯院士2011年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等等。
另外,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其在沈阳总部设有大师工作室,其中有国家建筑设计大师1人,辽宁省设计大师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
“有好的人才,有好的想法,会大大节省社会资源,做到物尽其用。”陈勇告诉记者,就他所熟知的建筑领域,采用好的技术,能让建筑成本节省20-30%。
“5、6年前我曾做过一个案例,做70-80平米的住宅,采用好技术施工,每平米用的钢筋量是40公斤。”陈勇说,而当时社会上正常情况下,每平米的钢筋用量是65-70公斤。虽然现在社会上的普遍建筑,用钢筋量已经降到了每平米45-55公斤,但是在5、6年前,这样的技术会大大节约社会成本,也是技术上的突破。
诚然,有科研人员表示,已经改善的物质条件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最好的,但“科技兴国,报效国家”的精神,在科研人员人的心中,要比票子和房子更重。
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沈阳的科研院所们并未被时代所遗忘,恰恰相反,在相对有限的资金支持下,沈阳科研院所在机器人、无人机、千米高楼技术等领域展现了老牌科研强省的风范。
保持全国龙头地位
时间也许能够冲刷走人们的回忆,但映现着光影记忆的照片却能够将荣耀定格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
4月10日,记者在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采访时,在成果展示里看到有人参观学习,而墙壁上一张张有几代国家领导人的视察照片,显示出科研机构的雄厚底蕴。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机器人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三大研究方向,为国家高技术科技攻关、国家安全、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引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院、各部委及地方科技奖励270余项。
20世纪80年代初,沈阳自动化所即开始进行机器人大脑的研究,1986年国家实行了促进科技大发展的863计划,蒋新松所长(已故)敏锐地感到,机器人这项技术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大有作为,于是带领科研人员把机器人作为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进行研究。蒋新松因此被称为“中国机器人之父”。
由于蒋新松在自动化领域的远见卓识,他被选定为863(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第一任首席科学家。作为首席科学家,他组织起了全国的机器人研究队伍。
他曾向国家科委立下军令状,把原规划到2010年的水下6000米机器人研制目标,提前到本世纪内完成。潜深6000米的无缆水下机器人,于1995年8月顺利地完成了太平洋深海性能试验,1997年5月在南太平洋成功地完成了海底探测任务。使中国拥有了海底勘测的技术手段,支持了由联合国准予的,15万平方公里的深水海域海底的探测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把我国的水下机器人技术推向了当今世界一流水平。
自动化研究所就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创新研究。近年来,沈阳自动化所研制开发了极地机器人、飞行机器人等多种特种机器人,开展了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纳米材料制造设备等多方面高新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获得大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形成技术领先优势。
2012年,备受瞩目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了7000米级深浅,这是中国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参与研制的。
一次次刷新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超过99.8%的海底开展载人深潜作业的能力,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与美、法、俄、日比肩。
“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基层从事工作的人们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进行研究解决。”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结构专业副总工程师、研发中心&BIM中心主任陈勇表示,目前在该院正在进行千米高层的技术研发,
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828米的迪拜塔。虽说在中国,500-600米的建筑很多,400米的高层建造也不算难事,但超过千米的建筑,还是空白。
“我们千米高层的项目从去年7月开始研究,总计投入资金1750万。”陈勇告诉记者,现在土地越来越贵,大楼也越建越高。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可能会有1000米的高层出现。做这项研究,就是为此做技术储备,同时包括设计、施工、建筑材料等的准备。
核心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发展是全方位的比拼,但如果失去了科研的支撑,所有的经济指数更多的是为他人做嫁衣,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力的经济冲刺中,从借鉴更先进的技术,逐渐发展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在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记者看到一架旋翼无人机,机身也就两米左右长,身材娇小玲珑,直观感觉“实力不大”,然而就是这样一架无人机在4月初受到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盛情邀请,前去执行任务。
这家无人机在江苏省南京市执行无人机巡检作业。成功完成了对南京市江宁区500kV东峰线多级杆塔的自主巡检飞行及线路拍摄任务,现场确认了多处线路故障,展示了无人直升机输电线路自动巡检系统在现代化智能电网运行和维护的应用优势。
无人机已经协助辽宁省国家电网执行任务;执行过辽宁省洪灾排查险情任务;在大连溢油事故中协助进入事故区进行去油剂喷撒;甚至远赴新疆对遭受虫害的棉田进行喷药去害。
除此之外,沈阳市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极地机器人”已经登录南极并先后三次参加我国的极地科考活动,从北极到南极,从陆地到水下,为我国获取极地科学数据做出贡献。
“灵蜥”系列反恐防暴机器人已经进入全国多个省市公安武警系统,成为反恐前线的忠诚卫士。飞行机器人成功完成地震搜救演习并获得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
沈阳这些国属科研院所基本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研发技术,甚至实现了我国在国际上某些技术领域零的突破,实现我国在很多领域拥有了国际认可的自主核心技术。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建所以来在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中一直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充分显示了金属所在纳米金属材料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金属所李依依院士和李殿中研究员带领的可视化铸造研究集体澄清了大型合金锭的偏析形成机制,与企业合作,先后完成了大型船用曲轴曲拐、大型铸钢支撑辊、三峡700 MW水轮机转轮不锈钢铸件、大型空心钢锭的制造,打破了我国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金属所的重腐蚀防腐SEBF/SLF涂装防护技术在西气东输管线防腐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防腐工程及金塘大桥防腐蚀工程中获得成功应用。金属所还为“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和器件。
有独到的核心技术,往往让技术更有价值。以中国建造东北设计研究院为例,为千米高层的实现突破打通了两项技术难题。
“对于高层来讲,建筑和结构是很重要的两块。”陈勇表示,通常建筑材料最高可以运到300-400米,现在楼越来越高,地基越深,隔墙越重。高层建筑的材料设计显得很重要。同时,任何一栋楼的设计都要做两件事,抗震和抗风。
“现在抗风和抗震这两个技术,东北设计院都已经掌握,这样就做到了技术储备到位,有能力建设千米的高层。”陈勇说,能建千米高层,建300-400米的楼更容易,技术上就不存在难点了。
科研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更早的获知未来的力量,才会在发展中占据先机,这是沈阳科研院所们与生俱来的的使命,别无选择。
记者刘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