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 本报记者 王延斌 本报通讯员 高光雨 王晓东

利用25年时间,以2.5万元借款起家的镇办企业威高集团,在接连将美欧医疗设备巨头“挑落马下”并实现近200亿元产值之后,遇到了新的挑战。

“我们一对一的项目合作没有问题,如何跨越‘点’上的合作,进一步提高组织化能力?”威高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学利口中的合作是“中科院—威高计划”,这个院企合作的规划是中科院为其量身打造的:“即使我们的合作已经很紧密,但不能否认的是中科院的研发与我们的需求还是有出入,并不是百分百无缝衔接,如何将这些细缝补起来?”

作为政产研合作的新范例,“中科院—威高计划”连接中科院、山东省科技厅、威海市政府和威高集团,整合资源面向医疗领域的科技前沿展开科研。本报记者在山东一路跟随调研,无论是在企业还是科研院所,这种模式是公认的“开创了院地合作的新模式”。

但随着这种模式的推进,合作也显出它的欠缺。在这种程度上,院企合作再深入,既是威高的挑战,也是中科院的挑战。

“贵人”中科院:牵手中科院,获取“第一桶金”

在人生的关键之处扶一把,这是“贵人”。对陈学利和威高集团来说,“贵人”就是中科院。

25年前,当陈学利来到镇办输液器小厂时,谁都没想到,凭着借来的2.5万元,他会将这里打造成年产值近200亿,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基地。

回头看去,陈学利和威高集团遇到了“贵人”。

“威高能达到今天的创新成就,一是国家的倡导与重视,历史的推进;二是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的支持。”

1999年,中科院长春应用研究所率先与威高“牵手”,成立可降解材料研究项目组,威高获取了源于高新技术的“第一桶金”。此后,院地合作的喜讯频传: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共建大连威高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在生命医学材料、生物信息等领域迈出第一步;与中科院沈阳金属所联手建立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威高研发中心,推动威高骨科产品的结构调整……

不久前发生的增塑剂事件,让很多人开始关注这种具有增加材料柔软性、透明性等功能却又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添加剂。作为国内一次性医疗器械生产领域的行业龙头,威高早在10年前就着手在医疗耗材领域解决增塑剂问题。

借助中科院强大的研发力量,经过4位博士后接力研发试验,威高集团最终成功地用化学和生物改性的聚烯烃材料取代增塑后的PVC材料,解决了传统PVC医用输注器械存在的增塑剂自身溶出污染、增塑剂吸附部分药物成分等弊端,并荣获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挑战“进口货”:“中科院—威高计划”两头放开

“中科院—威高计划”的两头,对应着研发源头和转化、应用主体,即科研院所和企业;现在,这一计划“两头放开”,使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不仅仅限于中科院和威高,而是寻找“最适合的”。

“像心电图机、CT、磁共振等高端医疗器械基本看不到国产品牌,跨国企业垄断了80%以上国内市场份额。在超声波仪器、磁共振设备等领域,跨国企业的垄断份额甚至超过90%,其结果是价格居高不下。”

业内人士的这句话道出了背后的生存尴尬。在外企垄断高端市场的境遇下,民族医疗器械企业也正在突围,但医疗行业“三高”——科研难度、研发周期、成本投入都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2010年4月,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技厅、威海市政府和威高集团,共同签署了“中科院—威高计划”,旨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面向医疗领域的科技前沿,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在首批高技术研究计划支持项目中,项目申报数达到122项,其中得到计划资金扶持的项目8项,涉及高分子材料、血液净化材料、骨科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国内医院使用的高分子材料、血液净化材料和骨科材料主要依赖于从欧美进口,进口成本分别在8万元/吨、15万元/吨和1.5万元/根。陈学利表示,威高集团已经就上述材料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实现量产,国产产品成本将降低50%—60%。”

而最近,领导小组探讨了“中科院威高计划”的发展及规划事宜,并达成了“两头放开”的共识:“中科院—威高计划”的申报范围应从中科院扩展到院外的其他单位,以便更好地挖掘优势项目;“中科院威高计划”要立足威高集团,服务威海乃至山东医疗器械的发展;组织专家组对国外同行业进行调研,开展顶层设计,实现从跟踪模仿向创新引领的转变。

“中科院—威高计划”每年安排研发经费3000万元,其中威高集团投入经费1500万元,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代表山东省投入500万元,中科院投入500万元,威海市政府投入500万元。据了解,这一规划仅仅在2010年,就共立项5项,跟踪3项,合同金额为1275万元;2011年共立项3项,跟踪3项。

量体打造“解决方案”:“中科院—威高”的行动

“院企合作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了解国际先进医疗器械,哪些中国市场可以利用,中科院可以帮助分析、完善和提高;再者就是基于中国市场需求的原始创新。

“五年前,我们与三峡总公司合作,搞了一个‘三峡创新工程’;工程很实在,类似于‘中科院—威高’计划,中科院将近20个所参与其中;三峡出难题,我们提供解决方案。现在,他们给我们出题都难了。”

对于威高的困惑,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局长孙殿义如此举例。按照这种模式,“中科院—威高”计划就是威高提出需求,中科院组织力量研发,双方再对接。这其中,中科院协调其各个所的关系和任务。

不过,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在实践中却不尽完美。陈学利就坦言:双方的研发并不是无缝衔接,有些研究成果,看上去很美,但跟企业需求还是有出入。

“院企合作可以‘两条腿’走路”,陈学利认为,这两条腿就是:了解国际的先进医疗器械,哪些中国市场可以利用,中科院可以帮助分析,帮助完善和提高;再者就是基于中国市场需求的原始创新。

而孙殿义给出的建议则更直接,“可以先选择一两个领域,先将十几种产品做起来。再从广度和深度上铺开。”

从十几年前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开展小范围合作开始,到今天双方开展的全方位、深层次的高技术研发计划,中科院与威高的合作正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