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同事、学生追忆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

奉献——

“他是一个为科学工作能奉献出自己全部精力的科学家,工作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投入——

“他眼里只有工作,年轻的时候冲在一线,一周七天满负荷,常年工作到很晚。弥留之际,记挂的还是学科发展、后备人才培养。”

严谨——

“每次开会,即使是病情很重的时候,他都会准时参加,如果有事不能来,也会打电话请假。”

“他是一个为科学工作能奉献出自己全部精力的科学家,工作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虽然离刘瑞玉院士逝去已很多天,但作为老同事,胡敦欣院士一说起刘瑞玉,还是情难自控。

“他眼里只有工作,年青的时候冲在一线,一周七天满负荷,常年工作到很晚。弥留之际,记挂的还是学科发展、后备人才培养。”刘瑞玉的学生、中科院海洋所宋林生研究员说,刘院士影响了他一生对工作的态度。

“他对待事情非常严谨。每次开会,即使是病情很重的时候,他都会准时参加,如果有事不能来,也会打电话请假。”曾和刘瑞玉搭班子共事四年的秦蕴珊院士说,只要答应别人的事,他肯定会做到。

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不为身外之物所扰,将自己毕生精力投入在喜爱的科学事业上,用行动感染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年青的科研工作者——这就是刘瑞玉院士。

 

致力海洋生物分类引领对虾养殖浪潮

中国海水养殖产业有五次浪潮,其中第二次浪潮——对虾的养殖,就是由刘瑞玉引领发起的。

上个世纪50年代,刘瑞玉首次搞清了中国对虾生活史,推动了人工育苗和养殖研究。1986年,在他建议下,海洋所决定引进凡纳滨对虾 (俗称南美白对虾)幼苗进行研究。通过多次实验,在我国首次取得了对虾人工植精、育苗和养殖的成果。伴随着养殖技术体系创建,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迅速上升,成功掀起了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并创下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出口量、育苗量三个世界第一。

虾只是刘瑞玉甲壳类海洋动物研究的一个方面。作为中科院海洋所创建时期就前来工作的元老,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刘瑞玉和同事就开始了中国海洋生物的调查与分类。1951—1953年是黄渤海沿岸调查,1954—1956年是南海沿岸调查。老同事王永良回忆,那时交通不便,沿岸采集要自带行李,在海南坐牛车一天只走60里路,因要赶潮水,工作时经常不能按时进餐。当时采集的很多标本,现在都放在中科院海洋所的生物标本馆里,刘瑞玉生前曾说:“在标本室看到自己采集的各类种群大量标本,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这是我们为后来的分类区系研究搜集的材料。”

基于刘瑞玉院士对甲壳动物学研究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授予他 “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这一奖项代表着甲壳动物学研究的最高荣誉,是终生成就奖,刘瑞玉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亚洲科学家。

在多年海洋生物调查与分类基础上,2004年起,刘瑞玉联合全国40多位专家编著《中国海洋生物名录》,2008年该书出版。《名录》记载的海洋生物种数比过去有了显著增长,46门生物已知22629种,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特征,为全世界提供了可靠的中国海洋物种最新的“户口簿”。据此,很多人把刘瑞玉称为 “为海洋生物上户口的人”。

随着中国海洋经济不断发展,刘瑞玉通过调查一再强调,要根据环境与资源特点,进行各类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山东省,根据调查的结果,他提出了在开发中必须充分利用高生产潜力、保护资源再生、合理开发、大力发展资源增殖和水产养殖这一战略,同时,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资源合理开发方案和海岸带分段综合开发方案,为后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提出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生精力全为科研简朴谦和公私分明

“刘老师对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影响极大。”宋林生说,“比如,我现在也是每周工作七天,节假日基本都到所里来工作,中午也经常泡方便面,不过我吃得比刘老师好,他是买成箱的,我是买碗面。如果说有什么还做不到像刘老师那样?那就是他以前每天都是12点以后才睡觉,这一点我做不到。”

“当年我们跟着刘老工作,每次出差前,他都要给我们布置题目,而且回来还要检查。”老同事相建海研究员说,一旦发现问题,就别想让刘老师留情面。

治学严谨,是所有学生对刘瑞玉的深刻印象。刘瑞玉的博士生蒋维还记得当年写了一篇五六页的文章,请刘院士批阅的情景。“包括题目、摘要、图表、文献索引等,刘院士几乎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前后‘折腾’了10多次才算完成。也就是那次,让我开始入门了。”

对刘瑞玉来说,最大的惩罚就是不让他工作。“刘老师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生活,他把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宋林生说,以前春节去给老师拜年,都找不着人——大年初一,刘老师就在实验室里开始工作了。

秦蕴珊院士回忆说,以前每年都要去北京开中科院工作会议,当时他和刘瑞玉住一个房间,“刘院士每天都睡得很晚,有时我睡一觉起来,发现他还在工作。”秦蕴珊告诉记者,有一年在北京开会的时候,刘院士被会议室里的灯罩砸伤了头,“即使是包着纱布,他还是工作到12点多,怎么劝也不听。”

今年以来,刘院士的病越来越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多年的老友告诫他要注意身体,刘院士握着老友的手保证:“今后一定晚上11点以前睡觉。”

刘瑞玉是资深院士,也干过中科院海洋所的所长。但多年来,他一直住在一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的老楼里,直到年纪大了,不方便弯腰下蹲,他才同意搬到所里提供的新房子里住。

刘瑞玉的秘书冀晓青告诉记者,在刘院士这里,公款是用来搞科研的。客人来访请人吃饭,都是自掏腰包,决不允许拿到课题报销。出差坐飞机从来都是经济舱,由于他的膝关节不好,经常下了飞机走路都困难,同事们多次劝他改为公务舱,空间大能舒服一点,他坚决不同意。即便偶尔乘坐公务舱,他都是只报销经济舱的价格,其余的差额用自己的钱补上。直到后来所里以党委的名义要求刘老必须改乘公务舱,他这才勉强同意。

 

捐积蓄设奖励基金谈未来盼后继有人

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上简朴的老院士,在自己的弥留之际,毅然捐出自己的毕生积蓄,设立了100万元的奖励基金,奖励在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学生。

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刘院士的这个心愿早就有了,并且提出过多次,但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他的儿子儿媳都因重病需要花钱,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多次婉拒他的要求。“刘老师病情加重后,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坚持要完成个这心愿。”宋林生说,刘老师的这个心愿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在今年住院的第一天,刘瑞玉就准备好了存款单。

基金委托书签字那天是6月14日,宋林生每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刘老师向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捐赠100万元,设立‘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100万元作为留本基金,以其收益奖励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学生。”当时,老人在病榻上用颤抖的手,在委托书上签下了名字——“刘瑞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刘瑞玉的这个决定,相建海并不觉得突然。“这些年,刘老一直领导着国内甲壳动物学会的工作,学会没有多少经费,刘老经常自己出钱,帮助年轻学者出版专著。”另外一个原因是,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周期长,条件艰苦,是个不易出成果的领域,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方向的研究。目前就全国而言,海洋生物分类学的科研人员少得可怜。

面对这一窘境,刘瑞玉不顾自己80多岁的高龄,2007年又开始招收研究生。“对于刘老师来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年青科研人员,能投身海洋生物学这一领域。”宋林生说。

一个热爱海洋、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海洋科研的老人,用这种方式,把自己对海洋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传递了下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