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转变发展方式调研行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院校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纪实

本报记者 郑 杨

鲍鱼、扇贝、对虾……昔日豪门餐桌上的盛宴,如今已悄然进入寻常百姓家。很少有人知道,这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数十年来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今天,全国海珍产品的种子70%都来自该所。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研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报道的首期典型案例报道,让我们关注中科院海洋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上的探索历程。

“三次浪潮”引领海水养殖

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最关键的是其中三次产业浪潮。

夏末凉爽的海风吹过,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周边游人如织,酒店林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安静地伫立其中。10月,海洋所将迎来成立60周年的盛典。

研究所附近一家酒店的自助午餐,供应各色新鲜海味。其中,一种色彩鲜艳的橙红色扇贝备受食客喜爱。记者取来品尝,只觉肉质细腻,非常鲜美。“这就是我们培育的‘中科红’海湾扇贝。”海洋所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从2003年起,海洋所对“中科红”海湾扇贝以边研究、边应用的方式逐年推广,近年来合计养殖8.1万公顷,产量155.6万吨,产值66.1亿元,目前已占海湾扇贝总产量的70%,增加就业12000余人。

事实上,今天全国海珍产品的种子70%都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借海洋所成立60周年之机,记者了解了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辉煌历史。

海洋所副所长张国范研究员告诉记者,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最关键的是其中三次产业浪潮。正是海洋所老一辈科学家们开创和引领了“三次浪潮”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次浪潮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以曾呈奎院士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发明了筏式栽培和陶罐施肥等养殖技术,解决了海带南移的关键技术,推动了海带人工养殖在中国全面兴起,使我国海带总产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现在,全世界80%的海带产自中国。

第二次浪潮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刘瑞玉院士等科学家首先培植出了人工亲虾,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并在全国沿海率先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使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第三次浪潮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海湾扇贝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1982年,海洋所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引进海湾扇贝,并突破了产业化的一整套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在我国北方海域形成了海湾扇贝养殖新产业。目前,我国贝类养殖产量居世界第一。

“海洋所作为国立研究所,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做贡献,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先辈们作了很好的铺垫,找到了一条让百姓致富的道路———搞海水养殖。在庞大的世界海水养殖产业里,中国的产量占了三分之二。”张国范说。

新时期,海洋所继续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针对我国海水养殖产业良种匮乏、养殖模式粗放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新品种的培育和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培育出“大连1号杂交鲍”、“龙须菜981”等新品种,杂交鲍其产业覆盖率已达98%以上,引进推广的凡纳滨对虾在虾类养殖产业中已经占80%以上。这些优良新品种的推广有效改善了水产养殖产业结构,保障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兵团式作战”破解产业难题

企业与海洋所的合作经历了“牵线式”、“携手式”到“捆绑式”三个阶段。

这次采访正值海洋所承担的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站运行一周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以监测海洋环境为目的的“纯”科研台站,竟是与企业共建的。

“我们和企业可谓一拍即合。”该项目负责人、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凡笑言。原来,观测站所在海域有家海珍品养殖企业———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该企业发现,海水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对水产养殖产量影响非常大,需要对海水环境参数进行系统监测,但这方面工作企业无法独立完成,于是与海洋所建立合作机制,由企业为观测站日常运行提供支持,观测站则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数据产品,指导养殖生产。

刘鹰研究员告诉记者,事实上,海洋所与獐子岛渔业的合作始于10年之前。2008年双方正式共建了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开始深度合作,成功转化了“海大金贝”等一批重大成果。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獐子岛渔业仍然依靠科技支撑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全面实现了生态养殖。

诸如此类的产业化成功案例在海洋所比比皆是。对此,张国范坦言,对于如何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海洋所几十年来走过了一条充满矛盾和困惑的道路,有经验,也有教训。“有人问有了好成果为什么不去赚钱?其实过去我们尝试过开育苗厂,但海水养殖风险非常大,经营上的东西科学家并不擅长,做一个亏一个。早期也尝试过拿技术去跟企业合作挣钱,发现很难大规模推广,而且一旦失败,搞得科研人员灰头土脸,失去信心。”

张国范说,海洋所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一个重要经验,那就是从应用技术研发早期就与产业相结合,边研究、边成熟、边推广。实践证明,对海水养殖来讲,这是一条最快、最好地实现成果转化的途径,海洋所引领产业浪潮的海带、对虾、扇贝、鲍鱼等重要成果都采取这种模式。另一种有效模式是将成果形成专利,然后卖出。海洋药物成果的推广在这方面积累了经验,如海洋所自主研发的新药“海昆肾喜胶囊”,通过专利转让,与吉林长龙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产业化,成为我国治疗慢性肾衰的特效药,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产业化之路越走越顺,海洋所与企业的合作也愈加紧密、愈加深入。用天津海发珍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森的话来说,与海洋所的合作经历了“牵线式”、“携手式”到“捆绑式”三个阶段。2005年,亏损中的海发公司经人“牵线”,开始与海洋所合作发展工厂化海水养殖;2007年共同申请了国家863项目,海洋所十多位科研人员吃住在工厂,与企业携手做项目,很快使海发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水循环水养殖企业;今年5月,双方共建的天津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揭牌,合作由“携手式”变为“捆绑式”,“项目做完人走了”的情况将不再出现。

刘鹰兴奋地告诉记者,天津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定位非常明确———不仅仅为海发一家企业服务,而是面向中国海水养殖,提供产业发展亟须的各类关键技术。与此类似,海洋所与獐子岛渔业也正在筹建海洋开发研究院,共同探索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开辟新的海洋研究与开发领域。

“当前,海洋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技术的系统性、集成性,海洋所与企业合作搭建的这些研发平台,将把过去游击队式的‘散兵游勇’变为‘兵团式作战’,大大加速了技术推广进程,解决了行业重点技术难题。”张国范总结。

瞄准需求支撑区域发展

海洋所正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者了解到,海洋所专家们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还奔走于沿海各地,参加接踵而至的成果推介活动。在“2010浙江(舟山)————中科院海洋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中,“嵊泗海区刺参笼养技术研究与示范”等4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署;在第九届中国(淄博)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上,钢铁设施腐蚀防护项目成功签约;在中科院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会上,海洋所的养殖装备、营养饲料等成果备受关注。

张国范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将成果推广到沿海各地,海洋所建立了“院地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域负责人”的三层组织体系,通过设在天津、大连、南通等各个主要沿海城市的工作小组,从地方科技局、企业、生产农户收集科技需求信息,并定期发布海洋所的最新成果,促进成果对接。

“海洋所一直非常重视服务地方经济,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全局统筹,更加强调主动服务。”张国范说。

为强化科技与地方需求的衔接,早在2003年,海洋所就创造性地提出在沿海构建海洋科技产业化基地链的构想,目前已在全国沿海组建了一系列院地合作基地。近期,海洋所又确定了“立足山东、两翼并举,瞄准需求、注重实效”的新思路,瞄准山东黄河三角洲以及半岛蓝色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建设、长三角和江苏沿海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北方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大连、天津等地,在南方以南通为中心,辐射舟山、连云港和盐城等地,独具海洋特色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初步形成。

今天的海洋所,正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海洋所主导开创的福建与山东、辽宁水产企业开展皱纹盘鲍南北对调养殖,使鲍鱼安全“度夏越冬”,大大提高了鲍鱼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使福建的皱纹盘鲍养殖业迅猛发展;

海洋所在东三省重点进行海洋药物和海珍品的深度开发与推广,在大连、盘锦、营口、丹东等地实施海参等海珍品健康增养殖技术,为“海上辽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行动”中,海洋所研发的新型生态农药“农乐一号”被选为对口扶贫重点项目,在贵州、西藏、新疆等省区的116个贫困县实施,已推广使用面积达4800多万亩,增产粮食9亿多公斤,社会效益15亿元,为海洋科技用于农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不是没有需求

而是不够成熟

郑 杨

在科研院所采访,常常能听到大量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的感慨,也常常目睹科研人员空怀“玉在匮中求善价”的踌躇满志,多年心血取得的成果却无人问津的无奈。在中科院海洋所,当记者惊异于如此高的成果转化率,向不同研究员请教成功奥秘时,得到的答案是相似的———“关键还在于你技术的成熟度”。

技术本身的成熟度是其能够推广的先决条件,这一点在海洋所的众多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如科研人员所说,“实用技术”是最受欢迎的,养殖企业没有精力自己去搞系统集成,渔民们也没有耐心自己去组装、调试。与此相反,那些没能很好应用的技术,往往是在成熟度上有所欠缺。而这种不成熟,有的是距离产业非常之远,有的却可能仅有一步之遥,就如缺少U盘连接电脑的一个小小接口。

海洋所成立60年来在促进技术成熟度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就是始终面向国家需求、面向产业需求,从研发早期就深入产业,边研究、边成熟、边推广。与企业“捆绑式”合作也好,在地方“兵团式作战”也好,都是在这方面的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

有人或许疑惑:追求技术的成熟度无疑会牵扯科研人员很多精力,影响他们发论文、出成果。在海洋所记者发现,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在成果推广过程中,海洋所明确了“四满意”原则,即合作企业满意、科研院所满意、老百姓满意、地方政府也满意。如研究员李勇在天津海发公司扎根两年多,完善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国家863项目重要成果———一种昂贵的用于比目鱼饲养的高值饲料,产业化后可使企业年收益增加500万元到1000万元,使行业年收益增加5亿元到10亿元。最终海发公司高兴地花120万元买下了该成果,而李勇不仅完成了科研任务,还获得了提成。这次合作,无论是研究员个人、研究所,还是企业和地方产业,都十分受益。正是这种“互利性”,使得对技术成熟度的追求具备了可能性和可持续性。

科研评价体制是促进技术成熟、推动成果转化的一个杠杆。在海洋所记者欣喜地看到,重国家课题、轻企业项目的考核机制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改变,两种课题在考核中得到了同等对待。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科研人员对未来还是充满乐观。如研究员刘鹰所说:“大环境已经变了。以前我们给农民办培训班,报销路费并管饭他们还不肯来,现在农民都踊跃交钱参加培训;企业家也求贤若渴,非常尊重科研人员。现在我们深感能力有限,而不是没有需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