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敦欣,男,1936年10月生,籍贯山东即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等;曾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科学委员会(IGBP)、全球海洋通量(JGOFS)等10余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胡敦欣院士主要从事海洋环流、海洋气候、海洋通量(海洋碳循环)和陆海相互作用研究,是我国大洋环流和海洋通量研究的开拓者,是当今国际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引领者,培养了许多在国内外海洋环流研究领域起重要作用的中青年科学家。主要成就:(1)在太平洋发现“棉兰老潜流”等三支潜流,是热带西太平洋两项重要科学发现之一;(2)在中国陆架发现中尺度涡旋 “东海冷涡”,开创了中国陆架中尺度涡研究;(3)发现“陆架上,凡有上升流的地方,海底沉积必为软泥”的科学规律;(4)发展Hidaka等沿岸上升流经典理论;提出“浙江沿岸上升流的非风生机制”,修正了风生上升流的传统观念;(5)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陆架海洋通量研究,得出“东海是大气二氧化碳汇区”的重要结论。

胡敦欣院士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国家海洋局终身成就奖,全国十大海洋人物,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奖项。2010年领衔国内外22位科学家发起8个国家19个单位参加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国际合作计划,这是海洋领域中国领头发起的第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为推动国内外海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