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化学史上的偶然发现,这些趣闻真让人意外!

撰稿: 发布时间:2020-05-27

  在科学发展史上,尤其在化学发展史上,有很多发明与发现被人们认为是源于偶然因素。

  1、石蕊指示剂

  

  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着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刚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玫瑰花开了,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香,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小心翼翼地摘下几朵玫瑰花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大滴盐酸飞溅到玫瑰花上,波义耳舍不得扔掉花,他决定用水为花冲洗。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部分奇迹般地变红,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玫瑰花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经过反复实验,一种从玫瑰花、紫罗兰等草本植物中提取的指示剂——石蕊诞生了。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物质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的各个领域。

  2、苦味酸的新用途

  

  苦味酸(三硝基苯酚)是黄色晶体,味苦,可溶于水。1771年就已能用化学方法制得。从1849年起,它被用作染丝的黄色染料,是第一种被使用的人造染料,它在染坊里曾平平安安地使用了三十多年。

  1871年的一天,法国一家染料作坊里有位新工人,打不开苦味酸桶,于是用榔头狠狠地砸,意外地发生了爆炸,许多人当场被炸死。这是一场悲剧,但也由此给作坊主一个启发。经过反复试验,苦味酸开始被大量应用于军事上黄色炸药的制造。

  3、波尔多液

  

  1882年的秋天,法国人米拉德氏在波尔多城附近发现各处葡萄树都受到病菌的侵害,只有公路两旁的几行葡萄树依然果实累累,没有遭到损害。他感到奇怪,就去请教管理这些葡萄树的园工。原来园工把白色的石灰水和蓝色的硫酸铜分别撒到路两旁的葡萄树上,让它们在葡萄叶上留下白色和蓝色的痕迹,过路人看了以后以为喷洒过毒药,从而打消偷食葡萄的念头。米拉德氏从中得到灵感,他经过反复试验与研究,终于发明了几乎对所有植物病菌均有效力的杀菌剂——波尔多液。

  4、硝化纤维

  

  1845年,在瑞士西北部一个城市巴塞尔,化学家塞恩伯正在家中做实验,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他急忙拿起妻子的布围裙去擦拭桌子上的混合酸。事过之后,他将那围裙挂到炉子边烤干,不料这围裙“扑”地一声烧了起来,且顷刻间烧得一干二净,这使塞恩伯大吃一惊。塞恩伯带着这个问题回到实验室,不断重复了这个因失误而发生的“事故”。经过多次实验,塞恩伯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布围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与浓硫酸及浓硝酸的混合液接触,生成了纤维素硝酸酯,其中含氮量在13%以上的被称为“火棉”,含氮量在10%左右的叫“低度硝棉”。这个偶然发现导致了应用广泛的硝化纤维的诞生。

  5、笑气与麻醉剂

 

  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制备了一种气体,将其保存在实验室中,瓶上的标签是O2。青年实验员戴维偶然饱吸了几口这种气体,结果他狂笑不止,在实验室中大跳其舞。后来,“有心”的戴维发现了这种气体的组成并给它取名“笑气”。可巧,戴维刚刚拔掉蛀牙,疼痛难忍,而吸了笑气后,疼痛立时减轻,神情快活,他敏锐地意识到“笑气”的作用,于是一种麻醉剂诞生了。

  氯仿的麻醉作用也起因于偶然。1847年,英国医生辛普逊和他的两个助手,正在实验的间隙闲聊,一会儿,他们说话渐渐地有点不利索了,像喝醉了酒似地昏昏沉沉,再过了些时候便一个个不能动弹了。当他们苏醒后,辛普逊认真寻找原因,发现”氯仿”能使人昏睡,这样,一种新的麻醉剂诞生了。虽然后来人们发现氯仿麻醉剂对人体有害,但它在相当长时间内为减轻病人痛苦作出了贡献。

  6、苯胺紫的合成

  

  1856年,18岁学生威廉·珀金给伦敦的化学家奥古斯特·霍夫曼做研究助手,要合成抗疟疾特效药金鸡纳霜,但是当时没人知道金鸡纳霜的结构,合成变成了瞎猫抓耗子。一次,Perkin把重铬酸钾加到了苯胺的硫酸盐中,得到的是一种黑乎乎的物质,实验照常失败。在他加入酒精打算清洗烧瓶内残渣时,一种美丽的紫色呈现在了眼前,珀金神奇的合成了苯胺紫。

  珀金从此步入了苯胺紫的制造行业,引发了无数的技术革新(和更大的水污染)。他的企业还促成了纺织业与印染业的合作,后被英王授予爵士勋衔。

  7、诺贝尔与安全炸药

  

  在这种烈性炸药发明之前,诺贝尔经过千百次实验,制出了一种叫硝化甘油的液体炸药,这种炸药一晃就爆炸,极其危险。为了安全,在运输时就把它装在铁盒中,铁盒之间填充一种叫硅藻土的白色粉末,使硝化甘油不至于晃荡。有一次,一个铁盒裂了缝,硝化甘油流出来被硅藻土全部吸收了,诺贝尔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对此进行研究,他发现吸足了硝化甘油的黄色硅藻土无论用铁锤砸还是用火点都不爆炸,而只有用雷管引爆才能发生猛烈爆炸。从此,黄色炸药问世了,诺贝尔也因此一举成名。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波拉德从海藻中提碘,却偶然发现了溴;贝克勒耳因偶然因素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门捷列夫用卡片整理德贝莱纳的“三元素组”假说时毫无结果,却意外发现了“元素周期定律”;而凯库勒因为做“梦”而创造性地发明苯环结构,从此开辟了有机结构的新天地。

  文章来源:化工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