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郑守仪冠名的三乡镇郑守仪青少年科技发展基金会在青岛成立,郑守仪青少年科技发展基金会共计筹集2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三乡镇青少年海洋科普教育工作。
郑守仪青少年科技发展基金会成立仪式
郑守仪院士在青岛工作生活已有62年之久,为国家的海洋科学研究事业贡献了一生。她开创和发展了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使我国有孔虫分类、种群和生态研究后来居上,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迄今为止,郑院士已详尽描记1500余种有孔虫,包括1新科、1新亚科、24新属、290新种;亲自绘制近万幅有孔虫形态图,完成上千测站(次)的定量计数工作。在此基础上,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海有孔虫区系、生态特性和多项有孔虫参数的分布规律。她建立的隔编织虫 Septotextularia 新属, 纠正了前人近百年的误识。因其在海洋有孔虫方面的杰出贡献,郑守仪院士于2003年荣获国际有孔虫研究最高奖——库什曼奖。
郑守仪院士十分重视青少年海洋科普教育,虽然已87岁高龄,却依然活跃在科普工作第一线,坚持给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为使细小如针尖的有孔虫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研教具,她开创了国内外罕见的有孔虫放大模型和大型雕塑的研发工作,亲手雕琢了230多个形态逼真的有孔虫属种放大原模,并与她的家乡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共建了全球首个公益性有孔虫雕塑园(内有110余个大型有孔虫雕塑),与青岛市黄岛区共建了拥有201座雕塑的世界最大滨海有孔虫雕塑园。以此为载体,既展示了有孔虫微观世界的千姿百态之美,又向社会大众普及了海洋科学知识。
六十年沧桑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此次郑守仪院士为家乡青少年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将用于支持三乡镇公办中小学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海洋科普知识。同时随着郑守仪青少年科技发展基金一起,郑守仪的青岛故事也将走进三乡镇,让更多人了解青岛海洋科技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