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7月14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公布了2021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暨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选拔赛获奖名单。经专家评审,在19组选手中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7名,优秀组织奖若干。海洋所博士研究生刘姗姗的“赤潮也怕‘吃土’”荣获一等奖,海洋所荣获优秀组织奖。 

  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威胁人类健康、近海养殖及近海核电安全,被联合国称为“近海三大环境问题之一”,亟待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法。 

  从理论上讲,赤潮治理方法有很多。但鉴于赤潮突发性强、影响面积大、治理方法须满足“无二次污染、成本低、见效快、可大规模应用”等条件,赤潮治理研究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长期以来缺乏一种像“灭火器”一样的应急处置技术。针对海洋科学领域这一全球性的科技难题,中科院海洋所赤潮治理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理论与方法,发明和建立了改性粘土应急处置赤潮的技术体系,解决了天然粘土存在效率低、用量大、淤积严重这一困扰赤潮治理近50年的国际难题,取得赤潮治理领域的重大突破。 

  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理论认为,颗粒物的表面性质是决定赤潮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增加粘土表面正电性、加强其桥联作用是提高赤潮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该理论指导下,研究团队发明出提高赤潮治理效率几十到几百倍的技术与方法,使用量仅为目前国际上天然粘土方法的3-4%,成本降低80-90%,可降低赤潮藻毒素80%,对生态环境无任何负面影响,被誉为中国制造的“赤潮灭火器”。为了规模化和规范化的现场应用,研究团队还研发出现场作业自动化设备、赤潮治理专用船只和赤潮应急处置的实施规范等,形成了“理论、技术与应用系统结合”的全链条成果。 

  目前该技术列入中国赤潮治理的国家标准(GB/T 30743-2014),纳入中国沿海13省市赤潮应急预案,是目前中国唯一得到广泛应用的赤潮治理技术,在我国从南至北20多个水域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自2012年至今,本技术作为北戴河中直浴场赤潮应急处置方法,保障了中央暑期办公的水环境安全。2016年以来,该技术通过了国际第三方的效果和安全评估,走出国门,推广至美国、秘鲁、智利等国,被联合国赤潮工作组前主席、美国国家赤潮办公室主任誉为“国际赤潮治理领域的引领者”;2019年该技术获得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0年作为中国科协首次评选出的全国50项先导技术之一,列入科创中国榜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