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公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首页分院概况机构设置院地合作组织人事院士风采青年人才党建与创新文化科学普及信息公开
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
  2017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文章  
  2012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9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8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7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6年度沈阳分院系统所级领导理论学习论文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专题 > 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 > 2017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文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深海大洋“强国梦”做贡献--海洋所、烟台海岸带所 李超伦
2018-02-27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为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要求。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主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打造“率先行动”计划升级版,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海洋,国家安全、资源保障、防灾减灾等关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久性问题,迫使我们必须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然而,海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也是目前地球上认知最少的区域之一。海洋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主导着新一轮世界海洋竞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开发利用海洋上的深度和广度。 

  当前,一个国家的海洋权益,涉及到该国的核心利益。在全球陆地被瓜分之后,陆地周边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也先后有了归属。现在人们的目光投向了属于公海的深海和大洋。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超过3500米,水深大于1000米的深海区域超过90%,其中绝大部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国际海域,约占地球表面积49%。国际海域因其在海洋中所处的独特的政治、法律地位,更因其拥有多样性的资源,成为各国延展可控制疆界、争取海洋权益的新空间,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培育、发展和应用高新技术的平台。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大洋环流和热量变化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西边界流的变化对近海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深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矿物资源;深海极端环境和生命现象的探索丰富了人们对地球科学和生命起源的认识,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特别是,深海和大洋是人类一直以来难以企及的地方,也是地球上尚未被认识和开发的最后疆域。当今国际“蓝色圈地”运动和全人类公共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拥有国际海域和深海资源的控制能力和优先开发权,掌握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已经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因此,走出近海,准确、系统地了解深海大洋,掌握深海大洋的变化规律和战略资源分布特征,是开发利用海洋和综合管控海洋的基础和支撑,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因此,《“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将“海洋开发与保护”作为十大重点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强调要“聚焦全球海洋变化和深海开发,重点开展全球变化下的深海大洋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发展和改进高性能的地球系统模式,构建深海大洋综合探测研究平台,加快实施深远海极端环境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作为海洋科技工作者,学习十九大报告,需要将“报告”精神内涵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全面系统认知国内外深海大洋的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凝炼深海大洋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事项中华民族“海洋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世纪末英国“挑战者号”第一次实现环球海洋科学考察以来,深海一直是国际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孕育重大科学发现的摇篮。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强国高度重视“蓝海战略”,极大地增加了对深海研究的投入,催生了一系列突破性科学进展。例如,1960年代末发现洋底扩张,证实了“板块学说”,并创立了“古海洋学”新学科;1970年代末发现深海热液和“暗能量生物圈”,证明地壳深处有物质和能量向上输运,并能维持庞大的不依赖于光合作用的生物群落,从而为海洋科学发展开拓了全新的领域。进入新千年后,相关国家加快向深海进军步伐,纷纷建造用于深海研究的新型科学考察船和探测装备,启动了一系列深海大洋探测计划,例如“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CoML2001-2010)”、“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欧盟深海计划(INDEEP)”、“国际洋中脊计划(InterRidge)”等,围绕海山、热液、冷泉等深海环境和生态系统热点区域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探测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认知。 

  受制于深海探测装备的落后,我国在深海探索与研究中长期处于“望洋兴叹”地步,与海洋大国地位不符。2000年以前主要是围绕地质构造和海底矿产资源开展了部分勘查工作。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深海研究也逐步由单一资源调查(多金属结核)向探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科学考察的战略性转变。2005年我国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发现热液喷口,2007年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的大量存在并进而启动“南海深部过程演变计划”,以及后续启动的973计划“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热液成矿过程与硫化物矿区预测”、“典型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其成矿机理”等,推动了我国深海研究的发展。而“蛟龙”号7000m深水载人潜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深海研究方面的实力提升。特别是,随着“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的投入使用和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实施,实现了我国深海大洋科考能力跨越式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通过自主探索与实践,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宏观与微观、走航与定点、梯度与原位相结合的深远海环境探测技术体系,突破了10000米深海定点探测、7000米深海探测与采样、4500米深海精准探测与取样、1000米水体剖面走航探测、深海30米长沉积物取芯和20米长岩石取芯等关键技术,具备立体同步精准开展深海地形地貌、海底环境、水体环境的综合探测和样品采集的能力。迄今,完成国内首个冲绳海槽热液区50*50公里船载全海深多波束地形探测,首次获得马努斯海盆热液区域1米分辨率的高精度深海地形图;新发现4个深海热液喷口,国际上首次获得了热液喷口周围的温度梯度分布;在南海冷泉、冲绳海槽、雅浦海山区获得3600余号、220余种大型生物样品,包括1新科、3新属、23个新种,实现了深海环境和资源新认知。 

  深海探测与研究区域广阔、过程复杂,涉及到地质环境、化学环境和特殊生态系统,涉及到深海极端环境特殊装备的研发、技术体系的建立、深海探测与研究综合平台的建设,涉及到科学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国际上深海极端环境和生命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1)研究重点趋向于全球深海大洋中的不同生境,包括海山生态系统、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深渊生态系统、洋中脊生态系统等;(2)研究内容和方法趋向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3)研究方式趋向国际合作和平台数据共享;(4)研究手段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并向全覆盖、立体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拥有国际一流的深海综合探测平台,已经具备开展深海综合探测与研究的基础条件。但是深海科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针对当前国际深海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深海研究的特点,突出特色、重点突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深海科学领域占得一席之地,满足国家海洋战略的重大需求: 

  突出区域特色。当前深海探测与研究虽然呈现全球化趋势,但是研究区域大多集中在大西洋和东太平洋,西太平洋相对薄弱,缺乏系统研究。然而,西太平洋海底地质过程非常活跃,发育了全球70%以上的弧后盆地,也是全球海山系统分布最为集中的海域,使该区域海洋物质和能量交换更加复杂;同时蕴藏巨量的多金属硫化物和富钴铁锰结壳资源,并且孕育了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因此西太平洋构成了我国科学家跻身国际深海科学前沿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通过探测该区域海山、热液、冷泉、深渊系统,在其与水体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深海生命过程等方面取得新发现和新认知,将填补该区域深海海洋科学的研究空白,是我国成为该区域深海资料掌握最全的国家,提升我国在深海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聚焦科学问题。围绕当前深海研究的前沿课题和西太平洋的区域特色,重点研究板块俯冲过程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热液/冷泉区/海山/海沟等海底地形地貌及构造结构,研究其形成的地质条件、地质过程、分布格局和探测技术;研究极端环境下的化能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特征及起源演化,剖析深海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机制;研究热液和冷泉系统的物质能量输运动力学过程及其对海底生态系统的支持与相互作用;研究极端环境地层微生物的生命过程、影响因素和在矿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深渊专属性物理海洋与地球化学现象,阐释深渊环境与极端生命的耦合演变机制等。 

  强调学科交叉。深海不同地质、物理、化学环境塑造了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的生命过程,是物理、化学、地质和生物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开展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需要从海洋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分析,通过多学科交叉推动系统性、集成性成果的产出,提升我国在深海领域的学术地位。 

  强调科学与技术融合。深海研究的瓶颈主要在于探测技术。深海研究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得益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因此,加强科学引领下的深海技术装备研发,重点提升ROVAUV等深海自主观测平台技术能力,加强深海精准定位与信息通讯、原位探测、原位实验等技术装备研发,构建深海环境与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体系,发展深海资源勘测与利用技术,提升我国深海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大型深海计划,开阔研究视野,拓展研究领域;开放深海观测与研究平台,推动技术体系和研究团队的国际化,提升我国深海研究的国际知名度、贡献性和影响力。 

  中科院党组在“十三五”规划的“8+2”领域布局中,凸显海洋领域的重要地位,设有4个重大突破方向和5个重点培育方向,先后启动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和深海技术装备创新研究院建设。近期,院党组决策海洋所与海岸带所融合发展,部署依托海洋研究所等11家涉海单位与国科大海洋学院科技融合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决策启动“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我院海洋领域科技布局。“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已经作为海洋大科学中心的重点突破之一。我作为“海洋大科学中心”建设团队中的一员,紧密围绕十九大报告确定的两个阶段战略目标以及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将“中心”建设与我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升级版紧密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树立更加高远目标和创新自信,切实提高“观大势、谋大事”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分析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发展需求,准确把握我国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潜力,加强对发展态势的前瞻分析和战略研判,明确“深海”的战略布局和主攻方向,以领域带团队,以创新谋发展,按照“三个面向”的办院方针,推动重大成果的产出。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秉持发展的眼光,不断按照中央以及院党组的新部署新要求持续完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科研工作中践行“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实现份深海大洋“强国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附件下载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辽ICP备05000863号-1 网站标识码:bm48000029
电话:024-23983359 传真:024-23983343 邮箱:syb@mail.syb.ac.cn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24号 邮编:1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