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公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首页分院概况机构设置院地合作组织人事院士风采青年人才党建与创新文化科学普及信息公开
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
  2017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文章  
  2012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9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8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7年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  
  2006年度沈阳分院系统所级领导理论学习论文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专题 > 所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 > 2006年度沈阳分院系统所级领导理论学习论文集
以科技创新促进和谐研究所建设--大连化物所 黄向阳
2007-01-29 | 【
 

以科技创新促进和谐研究所建设

大连化物所  黄向阳

《江泽民文选》集中收录了江泽民同志19808月以来的重要著作。它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江泽民文选》的核心,是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举措。《决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新的贯彻;准确把握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的主题,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

学习《江泽民文选》,就是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科技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已经发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思考和体会,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建设和谐研究所,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科技界的一份力量。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执政党必须清醒回答和正确回答的问题。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新民主主义论到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从国营和集体经济为主到责任制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从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等,都是在探索和思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这个基本问题,因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归根到底就是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先进文化的要求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这样的要求,是先进的社会制度,无论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必须从规律上体现的根本的和内在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对中国民众乃至中华民族而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江泽民文选》对此也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这个总结,就是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十六大报告和《江泽民文选》的相关文献中,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最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思想”、“关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想”、“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思想”、“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等等,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际关系等方面全面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方略和行动指南。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认同,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无可置疑地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的指导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我们对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也充分证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在和谐社会建设决定的论述中,我们能够充分体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群众利益、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一致性和不断深化的发展轨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再次贯彻。

《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举措,强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即社会主义发展形式的最新阐述和诠释,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三、科技创新促进和谐研究所建设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意识,全力推进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和谐研究所建设,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

要全面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科技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提出,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要求,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和重要理论发展,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要解决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相互关系、要加强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过国外先进技术的统筹与有机结合、要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管理的结合关系、要处理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关系、要造就大⒌虏偶姹傅目萍既瞬哦游榈龋诤托成缁岬慕ㄉ枳芤笾校磺棵裰魑拿鞒晌松缁岱⒄沟淖苣勘辏家钥萍挤⒄构畚傅迹即罅Ψ⒄股缁崾乱怠⒋俳缁峁秸濉⒔ㄉ韬托澄幕⑼晟粕缁峁芾怼⒃銮可缁岽丛旎盍Α⒓岢肿吖餐辉5缆贰⑼平缁峤ㄉ琛⒕媒ㄉ琛⒄谓ㄉ琛⑽幕ㄉ璧男鞣⒄梗诳萍际乱捣⒄怪校家宰灾鞔葱挛魈澹岢秩嫘骺沙中⒄梗⒅赝吵锕诜⒄购投酝饪拧⑼吵锍窍绶⒄埂⑼吵锴蚍⒄埂⑼吵锞蒙缁岱⒄埂⑼吵锶擞胱匀缓托撤⒄沟取R虼耍叭龃怼敝匾枷牒秃托成缁峤ㄉ瑁钥萍挤⒄沟囊笃涫凳且宦鱿喑械模诤托成缁岱⒄沟睦砺厶逑抵械玫搅私徊降纳罨屯晟啤amily: 宋体">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技创新,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祖国科学事业。必须创新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凝聚和造就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形成一支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把握科技发展态势,明确国家战略目标,合理规划和组织学科发展方向,通过有效的集成社会各创新单元和资源,实现好基础研究的创新、实现好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加速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必须引领社会各单元对持续创新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作用,坚持创新的理念,坚持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进行以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发展模式的探索。

在科技界,建设和谐社会,除了以创新的成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很重要的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研究所的建设。具体到我所的实际,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要点:一是要紧密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来开展科研工作。我所已经基本完成了未来十年的学科规划,明确了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和生物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目标,这一学科发展目标,是与目前国家的战略需求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也是十分符合我所的科研积累和实际的,现在就是要组织科研力量,在已经确定的战略方面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攻坚,以取得确实的成效;二是要建设好创新的队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建设从事科研和开发的人才队伍,还要大力培养各方面的配套人才,例如从事成果转化的,从事技术服务的,具有很好的新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行为的管理人才,要通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三是要坚持创新文化的协调发展,要结合创新工程激发科研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创新活力和精神力量,营造出既了解国际形势、又了解中国国情,既努力创新、又尊重科学规律和成果转化规律,既贯彻创新为民宗旨、又身体力行的实践氛围。

 

 
附件下载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辽ICP备05000863号-1 网站标识码:bm48000029
电话:024-23983359 传真:024-23983343 邮箱:syb@mail.syb.ac.cn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24号 邮编:1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