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是当代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举措

金属研究所   韩恩厚

江泽民同志于19955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围绕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主题,分四个部分作了论述: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速科技进步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文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要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

科教兴国思想是邓小平于1977年提出来的。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重提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明确地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之后,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1985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都先后论述了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于教育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论述了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在我国国力强弱、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到了1988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该战略思想,党中央在1985年先后发布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分别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四大(1992年)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在会上深刻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5年,党中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