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忆老燕——记水下机器人事业的一名老兵

撰稿: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2-08-20

仍然忆起的是他那眼角爬满的皱纹,嘴角边常挂着慈祥的笑,萦绕在耳边爽朗的笑声。就是那一张和蔼、淳厚的面庞,深深印刻在每一个熟识他的人的脑海中,在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刻——2012年8月12日。

燕奎臣,一名奋战在我国水下机器人研究领域的老兵。二十多年前,燕奎臣从经纬仪研发战场转战到水下机器人研究领域,一直到生命的尽头。那个时候,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刚刚起步,能够在落后于世界脚步的中国科技领域打一场翻身仗,是每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愿望。燕奎臣从参与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开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全部的精力扑在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工作上。从组织完成金鱼号和海潜1号小型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到担任CR-02无缆自治6000米水下机器人工程化的总师,燕奎臣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专家。

与燕奎臣熟识的人都喜欢叫他老燕,因为他虽是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室的总工,却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平日里,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他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交流探讨,愿意倾听年轻人在科研工作上新的想法、创新思路,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甚至愿意倾尽自己所学所能。受了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蒋新松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影响,老燕讲实干,肯钻研,是从事大工程项目研发工作科研人员的典型代表。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工作要玩命干,不留后悔事”。这句话虽也浅显、朴实,却折射出以老燕为代表的这一代水下机器人研究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老黄牛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在一次又一次试验失败面前,他没有被击倒;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在重重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于是,有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研究的稳步发展,每一个重要阶段关键技术的突破,凝结了他多少心血和汗水!

那一年,老燕退休了,可他不服老,精神仍然矍铄。他时常和同事们说,他还要等着俺们的“蛟龙”号下潜到世界最深处。可命运弄人,病痛的折磨让他一病不起。身在病榻之上,从他那迟缓却又带着期盼和挂念的眼神中,家人能够理解他对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的眷恋和难舍。从他对探视他的同事、战友们关切的目光中,大伙能体会到老燕对所里水下机器人研究工作的无比关注。那是他的事业,那是他为之追求、奋斗一生的光荣事业。没有谁能比他更热爱这份工作,或者说,那就是他的生命。

那几天,他精神稍好,家人和同事们又听到了他熟悉的、爽朗的笑声,只是言语更显吃力。他仍跟大伙说:等稍好一些还要和大伙一同出海,看看俺们的“蛟龙”,摸一摸他心爱的“铁块子”,那是多么开心的事啊!

我们的“蛟龙”成功了,下潜深度突破7000米大关,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之一。老燕没能亲眼见到他的战友们驾驭深海蛟龙纵横四海,没能置身于鲜花和掌声中享受他所挚爱事业获得成功的欣慰和满足。病床前的电视画面永远定格在“蛟龙”号载誉归来的那一刻。老燕的嘴角挂着满足的笑,再也没有醒来。

再次踏入老燕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他忙碌而熟悉的身影犹在眼前,仿佛他并没有离开我们。也许,他真的没有离开我们,许许多多年轻的科技人就在他工作过的岗位上继续着他的事业;是的,他真的没有离去,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还会激励更多人继续他的足迹砥砺前行……

敬礼,至为水下机器人事业奋战过的老兵。